
《人民的名義》
版權泄露利益鏈
55集熱播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將於近期收官,收視率持續走高。在這背後,除了口碑,相關方的推廣也起了不小作用。
截至4月25日,湖南衛視及PPTV等平臺播放該劇至第47集。不過該劇送審樣本於4月中旬流出,諸多劇情已經泄露。全集如何流出?灰色產業鏈從中如何獲益?版權方如何維權?本專題將展開探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微博搜索相關關鍵字,成功與多位出售全集的博主取得聯系。從他們手中購買全集需要支付單次8.8元的紅包。此外,他們還提供大量電視劇、電影、綜藝資源。
4月13日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人民的名義》更新至28集,微博上一條關於『《人民的名義》全集』的內容出現。10分鍾後,小美(化名)在自己的幾個影視代理群裡發出『人民更新至全集,送審樣片!!速發朋友圈!』的消息。
一時之間,微博、微信等平臺傳遍,《人民的名義》版權出現流失。不久後,湖南衛視聯合PPTV、金盾影視等出品方,公開發布聲明,表示要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當天晚上我們就報警了,現在公安機關正在追查。』一位《人民的名義》片方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4月14日凌晨0:24,小美發出了『微博上不要再發關於人民的名義全集等相關內容!刷評論也不行!』的群消息。
『現在在查泄露源頭是從哪個網站首先出來的,微博和百度網盤都要負起社會責任,這次我們會追蹤到底,知識產權保護需要引起重視。』聚力傳媒副總裁陳旭華告訴記者。
雖然《人民的名義》收視率持續走高,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對幾乎是零成本的侵權行為,花高價買下版權的電視臺與平臺方將承受一定損失。
實際上,這並不是第一起在更劇版權流失的案例。2015年,《羋月傳》在更新期間版權流失;去年,《歡樂頌》版權流失……相同性質的事情一再發生,業內人士認為行業亟待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