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人民的名義》版權泄露利益鏈調查:8.8元買全集
2017-04-26 08:43:52 來源:重慶晨報—上游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維權者:

  行業需要示范案例

  部分律師和版權方也形成了一個維權代理隊伍。在《歡樂頌》侵權案中,王軍告訴記者,侵權行為一直有,行業需要類似『瓊瑤訴於正案』的典型案例,形成示范。

  他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法律意識淡薄、觀影需求和過度追求收視造成的。

  目前,電視劇的制播模式裡,有電視臺從日播變為周播,強勢的視頻網站可以做到網臺聯動、甚至先網後臺,但先網是會員制、用戶需要付費。

  這給很多侵權方獲取灰色收益提供了可能。發行流程在控制著項目的播出和生命周期,為了保證收視率和廣告收益,視頻網站已基本實現正版化,市場在逐漸規范。這讓一些觀影需求者轉向個人上傳、侵權小網站等非法下載途徑。

  除了『傳銷組織』外,對直接侵權人的追蹤也非常關鍵。

  一部作品只要拍攝完成,就有可能出現流失。記者采訪多位人士獲悉,一般來說,前期拍攝完成的素材、初剪階段、定剪階段、修改、送審、廣電自身的發行和運營版本、導演剪輯版、制片剪輯版,都有可能在不同階段流出。

  劇組的剪輯人員、與剪輯相關的人員、後期制作公司、企劃公司、數字發行拷貝公司等都有可能出現版權流失。這也是為什麼流出的資源裡會出現『初剪版』、『後期渲染版』等不同版本。

  對於直接侵權人來說,侵權成本低、獲利高,而違法後果太輕。『違法後果跟他的侵權獲利相比,九牛一毛。』王軍說。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對於侵權行為需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王軍表示,法院很難給一個剛性的規定,每個個案差別都很大。大部分的侵權案會不了了之,很有可能是被發現後刪掉。『民事賠償的訴訟程序過程會比較漫長,而且慣有案例裡侵權網站被判處賠償的金額也就十幾萬。』

  對於具體的賠償,《著作權法》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很難查實侵權人的侵權獲益、或無法證明自己被侵權的損失。通常法院只處以50萬以下的金額賠償。』王軍說。而在前述片方人士看來,損失不難計算,版權和發行價格明碼標價,按照一集的價格乘以數量,直接計算即可。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出臺,對於打擊假票房和盜版提供了法律依據,隨著行業監管的逐漸嚴格,市場大勢或許會有所好轉。

  此外,王軍建議從業者建立內部風控機制和保密機制以及責任到人的層層管控機制。無論侵權盜版、還是票房造假,都可以前置性地解決。

  『很多侵權人一旦知道法律責任就很少再鋌而走險,因為這個風險會超出他所預期的收益。』王軍說,『還可以通過另一種人為乾預機制,比如黑名單制度。』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