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鍾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纔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要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還需出題者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嚴謹細致。』湯海明呼吁。
月亮也會白天昇起
翻開《暑假生活》,記者看到,題目中補充說明,『如果那天下雨或者多雲看不到月亮,可以先空著那一天不畫。28天後,請你猜一猜,如果空著不畫的那幾天都能看到月亮,月亮可能是什麼形狀?把你猜測到的月亮形狀補畫上去,並在下面做一個記號。』
湯海明提醒,這樣的表述很容易造成誤導。如果孩子認為無法看見月亮,只是因為下雨或者多雲等天氣原因,那就錯了。事實上,每個月有段時間,從晚上7時到9時,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無法看見月球。由於月亮每天昇起的時間都推遲50分鍾左右,以今年7月的上海為例,從7月12日開始,月亮昇起的時間都要在21時以後,其中,7月12日的月出時間為21時04分,月落時間為第二天7時32分;7月13日月出時間為21時42分,月落時間為第二天8時28分;7月14日月出時間為22時19分,月落時間為第二天9時26分……以此類推,直至7月23日,月出和月落時間分別為上午4時36分和18時43分,人們纔能在大氣能見度高的情況下,瞥見即將和太陽同時『回家』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