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重慶、南京、西安、武漢等地持續『燒烤』模式,高溫天氣再刷新極值,頻頻爆出戶外勞動者因患熱射病而病危的消息。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救部主任閆柏剛7月27日介紹,該醫院半月來已接收中暑病例13名,多數為高溫下仍在作業的勞動者,經確診後均為熱射病。

7月28日,一位搬運工在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頂著烈日搬運貨物。當日,重慶市氣象臺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多個區縣的最高氣溫達40℃以上。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熱射病如何重傷勞動者?勞動者的高溫權益是否得到了切實保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高溫『倒』下的勞動者有生命危險
7月25日,重慶市衛計委和市氣象局聯合發布了今夏首個高溫中暑三級預警,市氣象臺預計未來3天全市氣溫將飆昇至41攝氏度。高溫肆虐,戶外勞動者大多堅守崗位,給戶外勞動者健康埋下了隱患。簡單的中暑也可能導致死亡,這就是熱射病。
『熱射病是中暑情況最嚴重的一種。』閆柏剛說,熱射病患者大多是建築工人、環衛工人、快遞員、室外裝潢人員等,多數患者送來時出現體溫昇高、頭昏、嘔吐、胸悶等癥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陳雪梅教授告訴《工人日報》記者,熱射病屬於重癥中暑,如救治不及時,死亡率高達50%。

張明福是重慶市渝北區某工地的建築工,25日下班後出現了皮膚發燙、休克、意識不清等癥狀,『起初渾身出汗,很快連汗也沒有了,話也說不出來,整個人都癱了。』張明福的妻子劉萍對記者說。隨後,張明福被緊急送往重醫附三院,由於病情不斷惡化,當即就送入ICU病房,目前仍在搶救中。
據2017年發布的《戶外高溫勞動者調查報告》顯示,高達73.68%的戶外勞動者認為防中暑是高溫工作的最大挑戰。此外,20.56%接受調查的工作者勞動時間超過了法定的8小時,主要集中在環衛、快遞外賣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