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工代理在東莞各大高校風生水起,每個學生手機微信裡都有多個代理群
新聞最前線
深·猛調查
文/羊城晚報記者餘曉玲
實習生羅飛依
『大一就開始做代理,包括寒假工、暑期工以及平常的兼職等,做這行不錯,不然我現在也不會成立公司專門做這個。』7月31日,在位於東莞市石大路邊的大嶺山科技工業園內,今年剛剛從廣東醫科大學畢業的歐振健已經租下了一百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在這裡,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做學生工代理的『輝煌史』:一個寒假一般可賺十萬元,一個暑假則可以賺到七八萬元,最『威水』的是有一個國慶假期他就賺到了兩三萬元。
而記者在連日來的采訪中了解到,學生工代理正在東莞各大高校風生水起,一所高校甚至活躍著200來個大大小小的代理,不少高校的學生工代理一個假期都能賺到數萬元。
入行
兼職時發現賺錢門道
『剛進大學的時候都會找兼職做,接觸多了就發現了其中的門道:介紹十來個人去企業就可以賺幾千元。』歐振健是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最早一批學生工代理之一。和歐振健一樣,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阿康也是通過兼職而成為一名學生工代理的,今年將昇入大三的他已經做代理一年多了。
兼職時發現商機,是這些學生工代理『入行』的緣由。這些學生工代理通過與社會上一些勞務派遣機構合作取得招工的資源,找需要打工的學生,再由勞務派遣機構把學生送進企業。他們按人頭收取介紹費,學生工資則由企業自行發放。
記者在連日來的采訪中了解到,學生工代理正在東莞各大高校風生水起。『東莞高校中最大的學生工市場應該在廣東醫科大學,因為其他高校中本地生源佔比很高,東莞本地生源比較少在假期打工,而即使打工也有自己的途徑不會找代理或中介。因為市場大,所以廣東醫科大學的學生工代理也比較多,從2012年的30多個代理發展到現在不少於200個,其他高校中也不少。』歐振健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