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高架堆積共享單車兩三萬輛 現場:花花綠綠單車綿延幾十米
2017-08-09 15:50:13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康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觀點<<

  對新興事物要『包容審慎』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朱巍表示,無論是互聯網經濟還是共享經濟,都必須是一個法治經濟,8月2日發布的《關於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填補了其在法治方面的空白。但在具體的施行過程中,政府部門也應該有『新思維』。

  對共享單車這樣新興的事物,朱巍認為政府部門和公眾也應該『包容審慎』。一個事物從興起到制度的約束完善、健全,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公眾對它們要有包容心,不可操之過急,不可一刀切。

  同樣,在治理共享單車這個新『城市病』面前,朱巍認為,政府、企業、社會要達成一致,共享共治、多方共治。政府在有效監管的同時,企業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而我們每個人在使用共享單車時,也應對自己的行為有基本的約束,如此纔能逐步解決這個大問題。

  -記者手記

  為人民服務不該一刀切

  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共享單車確實有點『野蠻生長』,不僅佔盡了五顏六色,在城市空間裡也是見縫插針。記得一次在地安門附近采訪,一位老大爺指著一片共享單車說:『這不就是黃蟲子嘛,爬得遍地都是。』而相對於海量投放,問題車輛的回收則顯得滯後不少,不少市民吐槽掃到一輛無故障車的概率在不斷下降。

  面對新事物,我們當然應該包容,但不能變成縱容,管理者要講究管理的藝術,乾涉過多則死板,過少則難以見效,尺度拿捏就顯得十分重要。

  大家嫌棄單車的亂停亂放,但也已習慣了它們的便利,一下子讓它消失,難道就天下太平萬事大吉了?作為一名無車族,出行常年依賴公共交通,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於我真的很重要,希望共享單車公司能盡快配合政府,讓單車有序服務城市。也希望政府別一刀切,在未通知公司的前提下就強行動粗。一刀切是生硬的,也未必是科學的。

  線索:馬先生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