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與法
搜 索
短信征集地震善款等方式不可信 律師:可能擔刑責
2017-08-10 09:10:02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胡玉菡 王翊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借地震造謠詐騙者可能擔刑責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地震災情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不法分子借機發布地震相關謠言,地震巨災保險的探索等相關熱點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專家建議,各大網站與媒體應及時對虛假信息作出合理回應,國家財政資金應支持地震巨災保險制度的落實。

  短信征集善款等方式不可信詐騙者可能擔刑責

  8日晚間,有不法分子以『地震局救援中心』為名發布短信,讓大家將賑災善款捐至某銀行賬戶,並謊稱『將會雙倍返還愛心救助金』。8月9日上午,中國移動發布微博提醒手機用戶,收到此類信息切勿輕信,不信謠、不傳謠。如有陌生人要求匯款時更要提高警惕,一定要仔細甄別,防止上當受騙。

  『在我國,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成立詐騙罪。』福建泉中律師事務所律師蔣澤強表示,若不法分子以家屬或醫院名義虛構事實,致使受騙者產生錯誤認識後,根據不法分子提供的途徑進行捐款捐物,而最終款物由不法分子取得的話,不法分子的行為就涉嫌詐騙罪,將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地震雲』可預測地震的說法在大肆傳播,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闢謠稱,雲不能作為預測地震的依據。同時,提醒網友們要注意甄別信息,遇到謠言時不信謠、不傳謠,也不要去求證遇到的謠言,以免繼續擴散。

  『散布地震謠言,易使公眾產生恐慌情緒,不利於社會安定。』華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吳情樹表示,這樣的行為可能構成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作為社交平臺的運營者,各大門戶網站有責任把控和監督各自平臺信息發布,一旦發現熱點事件的虛假信息,應及時作出合理回應,或限制虛假信息發布者的發言權,避免虛假信息危害不斷昇級。傳統媒體要利用自己在受眾心中樹立的權威性,對社交平臺上發布的虛假信息進行披露,引導群眾自覺進行抵制。』吳情樹認為,面對虛假消息,各大門戶網站與傳統媒體的責任應當凸顯。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