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5歲退休教師多年撿荒助學只為幫助更多人
浙江在線8月17日訊『只要孩子能努力學習,我會一直資助,直到她參加工作。』8月16日下午,一位老人微微顫抖的手,從包裡拿出一疊整整齊齊的錢,交給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工作人員,在場的眾人都無比動容。
老人叫王紳森,今年已85歲高齡,曾是高校教師,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任教。他從個人積蓄裡拿出5000元,資助常山一位大學新生。然而,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錢都是老人每天撿廢舊回收物品掙來的。
多年來,王紳森資助了不少困難學生。』老人說,只要身體允許,他會一直堅持參與助學行動。

多年堅持助學,原為浙醫大教師
8月16日下午3時,位於杭州文二路的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辦公室,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身材佝僂,身著儉朴,鞋子上還打著好幾處補丁。『我在浙江日報上看到助學計劃的報道,也想獻出自己的愛心,這是我的資助款。』說著,老人打開背包,拿出一疊用手帕包裹地整整齊齊的鈔票。
生於1932年的王紳森,住在杭州刀矛巷,為了送錢到這兒,他冒著酷暑,花一小時倒了兩趟公交車。『這個孩子和我之前資助過的比較像,希望她也能夠認真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老人資助的孩子詩雨,畢業於常山第一中學,今年以566分的成績考上了浙江一所大學。
登記資料時,工作人員詢問起老人的生活和收入情況。老人的回答更讓大家意想不到。『這些錢,大多都是我每天撿廢舊回收物品掙來的,一個月能掙幾百元,不夠的部分,會用養老金補上。』王紳森說:『你們告訴孩子,不用擔心錢,有需要隨時可以聯系我。』
王紳森說的很平實,但老伴王秀雲的話道出了他的心聲:『他並不是因為生活困難去撿廢品,而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學生。』
王紳森年輕時曾是部隊軍官,1978年10月,他轉業到浙江醫科大學(現為浙江大學醫學院),從事國防教育。退休後,由於自己和老伴身體不好,每個月的醫藥費花去不少退休金。但王老閑不下來,想盡辦法用自己的收入裡,勻出一定的費用,用來資助他認為應該幫助的人。
『每天都會有好心人來捐款,但是這位老人,用拾荒的錢資助困難學生,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一位工作人員發出了這樣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