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旅游市場『啄木鳥』?游客臥底式打假急壞旅行社
2017-08-25 08:56:59 來源:新華社  作者:羅捷 姚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沈陽8月24日電 題:旅游市場『啄木鳥』?游客臥底式打假急壞旅行社

  游客臥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風景,只收集旅行社違規證據,事後向旅游部門投訴拿賠償……近期,沈陽出現了一批『打假游人』,有旅行社認為,『打假游人』以獲利為目的,涉嫌敲詐。而一些游客則點贊,認為『打假游人』熟悉旅游法律法規,不僅幫吃了苦頭的游客出頭,還能對旅行社形成有效的監督。游客臥底式打假是給旅游市場治病的『啄木鳥』還是另有動機?『打假游人』的出現引發社會熱議。

 『打假游人』成旅行社『克星』

  據媒體報道,5月20日,『打假游人』武善保參加了沈陽光輝旅行社的『營口溫泉一日游』。一路上,他與大巴司機和導游親切聊天,詢問大巴車有沒有營運執照、導游是否有導游證。拿到合同和行程單後,他仔細翻閱條款,一一對照是否更改了路線和項目,宣傳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並全程拍照。

  3天後,他以旅行社宣傳溫泉治療疾病功效過於誇大、承諾『露天溫泉』實為『室內溫泉』、因年齡超過60歲加收團款20元三條為由,投訴到旅游局。經協商,沈陽光輝旅行社賠償其2200元。沈陽市旅游業商會會長於波介紹,沈陽市多家旅行社已將33名『打假游人』納入接待『黑名單』,實際上,『打假游人』的人數比這還多。

  雲南華夏國際旅行社負責人潘女士介紹,去年一位外地游客在雲南結束行程後,表示整個行程不像組團社承諾的那樣,自己玩得不開心,要求旅行社賠償3000多元團費,以及違約金等費用合計2萬元,不然他就要在網上曝光行程中記錄的影像資料。潘女士說,這名客人對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辦法很了解,但協商過程中他既不願出具與組團社簽訂的旅游合同,也不拿出其所列舉旅行社存在問題的證據,最終旅行社沒有賠錢。

  一些游客認為,『打假游人』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部分旅行社確實有違規行為,『有假可打』。例如導游沒有導游證、旅行社隨意更改線路和旅游項目等。

  喜歡旅游的沈陽市民胡小雨對此表示認可,她說,游客出行遭遇侵權時,有時迫於壓力不敢維權。『打假游人』既幫助了游客維權,也是對旅行社的警示,能促進旅行社改進服務質量。

  是『較真』維權還是涉嫌敲詐?

  有旅行社質疑『打假游人』的動機,是不是『知假買假』就為了索賠?有沒有采取偽造、誘騙等手段獲取證據?是否有敲詐之嫌?

  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朱伯威說,其旅行社會員單位不止一次碰到這種情況。有的人同樣一條線路,一模一樣的名字和身份證一個月來三次,而且每次完了以後都私下『威脅』旅行社要錢。

  在昆明從事旅游業多年的張南(化名)說,所謂『打假游人』一旦得手後就會樂此不疲,他們通常以團隊形式,一波人打頭陣,在旅游過程中不是真正體驗旅游,而是找各種污點,並把相關資料發到後臺,有專業律師團隊協作,然後在旅游行程結束後拿著舉報材料找旅行社要錢。

  張南說,前不久一個旅游團隊結束了昆明、大理、麗江七天的行程後,團隊中有人表示對旅游行程不滿,要求給他們退團費和賠償金,不然就要把舉報材料投訴給相關部門。他們的團費每人3000多元,卻要求旅行社賠償1萬多元,後來還煽動了團隊裡其他成員一起『威脅』旅行社,最終旅行社為息事寧人,花出去十幾萬元纔處理好。

  朱伯威表示,市場是由消費者和經營者共同組成的,市場規則需要買賣雙方來維護,如果消費者一方出現惡意行為的話,經營者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