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珍稀生物屢遭『見光死』保護者『寧可雪藏不願示人』

新聞:長白山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森林生態系統完整,生物種類豐富,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但是前些年隨著科研發現和宣傳,許多植物如長白山紅景天、朝鮮崖柏、紅豆杉等遭遇人為破壞嚴重,一些珍稀物種瀕臨滅絕。面對記者采訪要求,長白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植物學家黃祥童態度溫和、但語氣堅決:『任何珍稀物種,沒有栽培成功前我是不會說的,說了就滅絕了。越好的東西滅絕越快。不能因為我一句話毀了一個物種。』(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人怕出名豬怕壯,珍稀生物怕見光。科學界的每一個發現都讓我們離疾病更遠一步,卻阻擋不住過度開發、人為破壞者的腳步,這與相關部門監管職能缺位不無關系。長此以往,『一句話毀滅一個物種』的悲劇還會上演,相關的科學研究也永遠只能『望梅止渴』。
75.9%受訪者初入職場時困擾於不知該如何稱呼前輩

新聞:新人進入職場,初涉辦公室的第一條規則就是學會稱呼人。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不同行業1972名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75.9%的人剛入職場時有過『不知如何稱呼前輩』的困擾。職務(46.0%)、師傅(44.2%)、某哥某姐(41.3%)是最常見稱呼。受訪者建議職場新人稱呼前輩時注意:就高不就低(53.5%)、察言觀色(50.1%)和忌太過親密(38.1%)。(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評:職場稱呼套路深,菜鳥小白開口難。處理人際關系是新人入職的『第一課』,遇到叫『姐』行,叫『姐姐』不行的尷尬也是常事,這種情況下不妨多留心,多看少說。當然,注意稱呼只是職場中的一部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顯現自我價值纔是職場中的『要緊事』,可別『捨本逐末』。
一些社交電商異變背後:零售好機會還是傳銷新外衣

新聞:公開信息顯示,今年剛剛進入市場的脈寶雲店是一款海淘App,也被宣傳為國內首家海淘創業平臺。用戶可以在繳納保證金後成為脈寶雲店的店主,轉發商品信息到社交軟件中,若有新人加入脈寶雲店還可以獲得獎勵。最近,脈寶雲店因其『拉人頭』發展網絡等特點被質疑涉嫌網絡傳銷。此前,小黑裙等采取類似方法急速發展起來的社交電商平臺被微信封禁,另一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則在近期收到市場監管部門的罰單,總額為958萬元人民幣。在相關制度規范尚未出臺的空窗期,社交電商平臺正在經歷一場異變。(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評:穿著電商的『外衣,實則還是條傳銷的『惡狼』,傳銷異變後的社交電商更具有迷惑性和隱蔽性地行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不僅給社交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蒙上陰影,也讓許多老百姓不知不覺掉進陷阱裡。鑒於網絡裂變帶來的監管治理難度,執法部門應盡早制定專門的監管制度,早發現早預警早查處,及時發布傳銷組織黑名單,有效遏制此類傳銷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