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進口葡萄酒市場:用虛擬報價掩蓋暴利
廣州日報8月30日消息,一瓶『掃碼價』是1399元的『進口葡萄酒』,實際售價11.5元/瓶;宣傳是原瓶酒的『進口葡萄酒』,實際不過是散裝酒裝瓶;標榜是進口名莊酒的,其實卻是無名小莊的出品……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應保留好相關憑證以便依法維權。

中秋將至,超市的葡萄酒又開始了促銷活動。廣州日報圖現象一:售價不到『掃碼價』2%
記者發現,用正規軟件掃碼可見的葡萄酒價格為1399元/支,而買家實際購買卻是11.5元/支。兩個價格為何相差懸殊?該銷售人員稱『都是為了面子而已』,實際售價138元2箱也是在做活動,『同等產品同行業賣158元,我們現在也是「裸價走量」』。
這樣『高掃碼價低售價』售賣葡萄酒的商家不在少數。記者看到,酒莊給出的指導價格為6528元/12支,算下來是544元一瓶,然而實際購買是299元/12支,即不到25元一瓶,而微信掃碼出來的價格卻為1088元/支,高出43倍多。
客服人員表示,解釋下方的價格纔為該店的實時銷售價格。但在購物網站瀏覽想要購買葡萄酒的市民林女士表示,要不是拉到最後,根本發現不了『貼』在商品詳情後的說明,『最開始我以為就是原價和折扣價』。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