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建國家級海洋公園
從衛星地圖上看,藍與綠是大鵬的主色調。陸域面積302平方公裡,有著高達76.5%的森林覆蓋率;海域面積305平方公裡,有著平均34%的珊瑚覆蓋率。這裡是全球珊瑚礁黃金三角帶最北沿,游客們背上氣瓶、戴上面鏡,下潛就能看到6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石珊瑚。
大鵬半島正規劃建設深圳唯一的國家級海洋公園,目前已通過省級評審。今年7月底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組織召開大鵬半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專家評審會,有關專家在海上考察和聽取匯報後對選址及規劃給予充分肯定及高度評價,一致同意大鵬半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申報材料通過省級評審。目前,新區正按專家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並按程序向國家海洋局報送材料。
據了解,大鵬半島國家級海洋公園選址在新區西南部,定位為珊瑚礁脆弱區生態保護國際示范區、高品質海洋生態產品供給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旅游示范點和深圳人民的『海上後花園』。
『這裡是世界級石珊瑚物種延續的最後保留地,已探明珊瑚品種47種,建成後將會是國家級海洋公園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處。』參與選址和規劃的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珊瑚本身對氣候變化很敏感,是非常好的生態標志物和氣候預警器。
研究人員相信,大鵬半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建成後,將與大亞灣水產省級自然保護區東西呼應,更好地保護整個大鵬海域。另一方面,國家地質公園與國家級海洋公園發揮聯動效應,可實現海路統籌的生態可持續發展創新模式。
破解海洋管理難題
在『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中,大鵬新區堅持頂層規劃先行,推動設立市區兩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編制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及其實施方案。目前,已完成新區海洋自然資源資產及科普報告的編制,建立新區海洋自然資源資產數據庫,摸清海洋家底。
日前,新區經服局正式委托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機構進行大鵬新區海岸帶資源環境承載力課題研究。課題將以紅樹林濕地、珊瑚礁生態系統及沙灘岸線為評估重點,摸清承載力現狀,從提昇海岸帶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應用價值的角度,結合深圳市和大鵬新區的上位規劃和海岸帶開發利用實際,提出新區海岸帶資源環境保護和開發利用策略。
近岸海洋資源的枯竭是亟待破解的生態困境。據統計,新區共有在冊漁船899艘,其中90%都是小型漁船。新區積極推進減船轉產政策,試點海洋生態補償制度,鼓勵漁民向第三產業轉型。
新區還與廣東海大共建深圳研究院。研究院完成落戶及組建以來,先後引入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海洋生態保護研究所、海洋戰略研究所和珊瑚保育中心等研究機構,其珊瑚保育中心不僅是國內首家珊瑚保育中心,也是唯一的珊瑚救助中心,今年更在深圳首次成功繁育出珊瑚幼體,為人工修復珊瑚礁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礎。
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海洋公益論壇上,由大鵬新區管委會與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合作設立的『大鵬半島生態文明建設公益基金』正式揭牌。公益基金將主要用於生態修復、生態公益等方面。
『生態修復需要海陸統籌聯動,不僅涉及濕地、珊瑚等海洋生態,還有排污截污等陸上生態,讓大鵬半島的生態越來越好,目標是通過大鵬半島生態文明建設公益基金,調動社會各方力量關注、參與。』大鵬新區經濟服務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