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小區物業糾紛增多曝諸多管理難題
2017-09-07 10:15:07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吳曉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業委會主張集體權利

  知情權屬於個人權利

  業主實現知情權想來不是什麼難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舉步維艱,即便是大型房企物業也在推諉和回絕。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物業公司將不公開、不公示的原因推給業主委員會。

  珠江太陽城小區物業一方面說自己沒有公示義務,一方面又說即便要了解情況也要通過業主委員會或20%以上的業主聯名,不單獨答復一位業主。龍湖春森彼岸小區物業也提到因為龍湖的小區都沒有業主委員會,所以業主要查賬需聘請第三方獨立審計機構。金科物業則表示公共收益都是業委會在負責,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同時表示他們只收過物業管理費,並沒有收過廣告費之類的費用。

  按照這些物業公司的答復,很多業主不理解,難道不通過業主委員會,業主就什麼權利都不能行使?

  最近,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發布了物業服務糾紛典型案例,渝北區法院民四庭庭長黃青松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業委會在法律上的地位的確非常重要,因為在物業管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中,業主的權利是屬於全體業主的集體權利而非個人權利,需要業委會或業主大會主張纔行,不能由個人進行主張。

  然而,尷尬的是,目前重慶的多數小區都沒有業主委員會。業委會成立之難是物業管理的又一痛點。

  黃青松說:『我們很多街道社區都開展了組織成立業委會的工作,前期宣傳發動工作都做了,最後選舉時業主卻不來,業主對個人權利的漠視是導致業委會缺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業主之間利益不完全統一,有的業主擔心業委會成員侵佔利益,『各人自掃門前雪』等想法以及諸多現實問題導致業委會的成立一直面臨困境。

  珠江太陽城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說,珠江太陽城小區曾成立過業委會,卻因為業主的不信任而解散,業主更加信任政府相關部門對小區物業的監管。

  據重慶市江北區五裡店街道城市管理科李學贊介紹,業委會屬於自治組織,街道辦只有協調督促的職能,並不能去牽頭成立。一個住宅小區成立業委會,需要20%以上業主同意。『按照《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規定,需要小區半數以上業主書面同意後纔能由政府指定物業所在地社區居(村)民委員會代行業委會的職責。而半數以上業主書面同意存在實施困境』。

  那麼,業主的知情權是否屬於集體權利,是否必須通過業主委員會纔能行使?答案是否定的。

  黃青松說,業主知情權是一項個人權利,業主在知情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業主請求公布、查閱下列應當向業主公開的情況和資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二)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以及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及會議記錄;(三)物業服務合同、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況;(四)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處分情況;(五)其他應當向業主公開的情況和資料。』

  職能部門人員不足

  物業監管有待加強

  成立業委會,難;不成立業委會,難;成立了業委會,還是難。正如最近曝光的富力地產旗下北京『富力家園』小區,其業委會並不缺位。

  物業糾紛逐漸增多,除了采用訴訟方式進行維權,也有不少業主希望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監管。對此,李學贊說:『我們的工作主要是調解矛盾,街道對物業管理起到的更多的是督促引導作用。』

  比如對有些物業自稱屬於包乾型物業公司不具有公示義務這種情況,李學贊說:『按法律規定,公共收益屬於業主共有,物業公司必須進行公示。如果業主找到街道,我們會對物業進行督促,要求物業公示公共收益或聯系物業查看賬目。』

  『政府部門本就應為老百姓做好服務,但我們現在的工作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責任劃分,再就是人員配備。』李學贊建議進一步細化監管職責。

  據李學贊介紹,目前街道負責物業管理的專業管理人員較少,五裡店街道下轄14萬多人,70多個小區,但只有城市管理科的1名工作人員在兼管,『希望能加強人員配備,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法律培訓』。

  那麼,對於物業公司的監管,房管部門是否有相應職能和力量?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相關人員表示,『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根據《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重慶市區縣房管部門主要通過物業管理區域備案、物業管理招投標的監督指導、物業服務合同備案、日常巡查等方式對物業企業從事物業服務活動進行監管』。

  然而,在今年上半年物業服務企業『雙隨機』檢查中,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抽查的20家物業企業中,有12家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重慶市人大四屆五次會議召開時,就有代表提出,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物業科作為全市物業管理主管部門的職能科室,工作面廣量大,人員嚴重不足,加上信訪問題不斷增多,難以實現常態化、有序化的指導和監管。

  記者調查也發現,因物業糾紛常涉及規劃、環保等多部門,物業監管中責任不明、配合不暢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亦成為物業監管中的痛點、難點。

  物業糾紛的頻發也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

  近期,20餘位法律、物業界專家學者共同倡導發起成立中國物業律師聯盟,旨在通過標准化物業費清收、協助成立業委會等方式,解決物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改善物業環境。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