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三極』,還有多少秘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江湖源考察紀實
青藏高原到底是何時隆起的?西藏第一大湖為何還在擴張?高原魚憑什麼『長壽』?冰川『無字天書』的密碼是什麼?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地球『第三極』的主體區域。它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放大鏡,是亞洲多條大型河流的發源地,也影響著我國礦產資源的形成,蘊藏著地球生態環境的無窮奧秘。
今年6月我國啟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首先聚焦於江湖源區域,即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錯和青藏高原中部重要冰川發育區。中科院科研人員組成湖泊與水文氣象、古生態與古環境、冰川與環境變化、生物與生態變化4個考察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
高原湖泊緣何急劇擴張
青藏高原分布著全球海拔最高、數量最多、面積最廣的湖泊群,總體持續擴張。其中色林錯面積在過去40年間增加逾四成,現已成為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錯的擴張不僅會淹沒低湖岸帶的牧場,且可能影響道路通行。

色林錯為何會『長大』?會不會繼續『長大』?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初步研究成果表明,降水是色林錯『長大』的主因;近十年來,色林錯依然擴張,但變化趨緩。
包括色林錯在內的藏北,降水從哪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朱立平給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藏南降水近年來在減少,說明南部季風在減弱。我們猜測,藏北降水來源可能來自冰川融水的蒸發,即藏北存在內部水循環。』
青藏高原湖泊面積大小會影響東部季風區的旱澇災害格局,如其擴張勢頭不減,東部地區就要調整氣象災害防控機制。然而色林錯流域面積達45530平方公裡,地理條件復雜,要獲得以上問題更為確切的答案,迫切需要進行大規模綜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