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0月24日電題:全球三分之一毛絨玩具供應量是如何煉成的——江蘇揚州推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探索
全國總量一半、全球總量三分之一,這是江蘇省揚州市創造出的毛絨玩具供應量。
自2016年躋身『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以來,揚州市越來越多類似毛絨玩具這樣的『小行當』正在變身『大產業』。
做好『配套』,人人『觸網』
下午兩點,揚州北郊西湖鎮金槐村的卞明華家中,傳來一聲聲膠帶撕拉的聲音。客廳的地上整齊摞放著毛絨搖搖馬,房間裡還不時傳出淘寶『滴滴』的聲音。『最近生意挺不錯,這是在給浙江的一個老板打包、發貨,你們稍等我一會兒。』卞明華夫婦倆一邊忙一邊向記者解釋。
卞明華開網店賣玩具已經有八九年,『過去網店是副業,後來生意越來越好就專職做了。』她說,如今自己創建了『藍魚』玩具品牌,從10年前年收入三五十萬元,到如今銷售額近2000萬元,純利潤約10%。
西湖鎮鎮長馬九聖介紹,過去這裡遍布玩具手工作坊,傳統行業「觸網」後富民效應顯著。如今,金槐村常住人口3000餘人中已有超過2000人從事玩具電商行業,覆蓋了生產、包裝、接單、物流、後勤等全流程。
1000多家注冊玩具企業,15萬多名從業人員,毛絨玩具是揚州最為經典的產業。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說,毛絨玩具產業鏈涉及原材料、設計、制造、電商、物流、品牌推廣等多個環節,要全面系統梳理每一個環節,既要拉長產業鏈,也要壯大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針對玩具行業,揚州的鎮村兩級政府每年組織村民進行相關業務的培訓,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並推動建設物流園區、特色產業小鎮等,營造更好產業發展環境。據統計,借助電子商務,揚州毛絨玩具產業規模加速擴張,產業鏈業態較過去更加豐富,僅線上年交易額即達到了70億元。
解決『痛點』,引『鳳』來棲
作為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3年示范期內將獲得中央財政扶持資金6.6億元,撬動地方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數十億元。然而,對於面廣量大的小微企業來說仍是杯水車薪。揚州市財政局副局長羅慶壽認為,要補到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環節、關鍵項目上去,『對於毛絨玩具業而言,創意就是這個關鍵點』。
一年多前,浙江大學產品創新設計工程中心邗江分中心的負責人李佳潤懷揣著創意改變玩具產業的理想來到揚州,卻被盜版橫行一傷再傷。痛定思痛之後,她與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創辦了『玩具創意寶』平臺。
李佳潤說,惡性競爭、血拼價格都降低了行業發展的速度和層次。『玩具創意寶』為玩具企業、設計師提供一個保護知識產權的平臺。設計師將設計方案上傳,通過全程『留痕』為每個創意留下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憑證。『項目從揚州毛絨玩具禮品創意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獎金和扶持政策。現在已吸引3000多件設計作品,500多家企業前來「淘」設計,越來越多的商戶逐漸接受購買作品版權來生產玩具了。』
『一個地級市哪來那麼多創意資源?』羅慶壽感慨,『玩具創意寶』在解決好行業痛點的同時集聚了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設計師資源。
此外,揚州還打造了玩具禮品設計服務平臺、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旅游的文創設計平臺等,通過舉辦專項賽事集聚優質設計資源,實際上起到了柔性引進人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