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時代對過去幾十年家庭教育理念提出挑戰
父母生二孩,導致老大焦慮不滿,甚至以死相逼的例子,近年來並不鮮見。此前,有媒體報道,青島一所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稱,班裡有七八個孩子搞了個『反弟弟妹妹聯盟』,集體抵制父母生二孩。還有一位4歲男孩給弟弟起名『多多』——多餘的多。
『媽,我今兒就把話撂這兒了,你要是敢生二胎,我就敢死!』不久前,一位小男孩哭著以死威脅媽媽不生二胎的視頻在朋友圈走紅。而湖南邵陽一位15歲女孩乾脆直言不諱地告訴父母:『你們敢生二胎,我就馬上給你們添外孫。』
有人認為這是孩子在虛張聲勢地表達不滿情緒,不必太當真。但孫凌認為,父母應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如果童年時期這種負面情緒持續時間很長且無法及時調整,很可能會導致極端行為,『不僅影響其今後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問題,甚至可能會對整個社會產生較大影響。』
這已經不再是一個家裡兄弟是否和睦的小問題。趙利民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孝悌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關系到整個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
『孝悌』觀念一直深受儒家重視,代表著任何人際關系都不可替代的親情關系,這也是千百年來深入中國人骨髓血脈的文化基因。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可以說,『孝』和『悌』是一種並列關系。『孝』指的是長幼之間,年輕人對長輩要孝敬和尊敬;『悌』指的是同輩之間,年幼者要尊敬順從兄長。
取傳統文化之精華,儒家思想重視『仁』和『禮』,趙利民進一步解釋說,『仁者愛人,孝悌也是仁的根本;而禮即秩序,禮貌就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的。因此孝悌文化,可以理解為一種秩序的含義。』
他認為,中國人談家國,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倘若家不能齊,如何能『治國平天下』?孝和悌,則構成了家的主要關系。因此,在家裡處理好『孝』和『悌』的關系,纔能由己推人,擴大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風氣,讓社會運行更有秩序,國家治理更講規范。
他也看到,眼下『悌文化』缺失,『不僅發生在中國,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全球性的低出生率、少子化,使得兄弟姐妹的關系在減少。這個問題在中國可能更加顯著一些,持續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讓人們開始淡忘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關系。
如今的孩子已經是『獨二代』,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習慣了獨佔父母和祖父母等多個大人的關愛。當中國迎來『二孩時代』,這些被捧在手心的『獨苗』,必須學會面對一個新的變化:要與新來的弟弟妹妹分享大人的愛。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挑戰,也是對過去幾十年家庭教育延續下來的理念提出了新挑戰。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