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調查顯示近九成大學生認為清晰的職業規劃有助求職
2019-10-28 08:47: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8年8月,就讀於會計專業的准大四學生徐末做了一個決定——放棄考研,跨到攝影領域就業。在學校社團『摸爬滾打』了近三年的他一直在與攝影、後期打交道,期間產出的不少作品也廣受好評。在徐末看來,『攝影』比『財會』更能給他帶來動力與快樂。出於這份熱愛,徐末打破了自己原有的計劃,重新勾畫起自己的職業藍圖。

  『我想以我現在的簡歷,應該可以讓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早早便有了清晰職業規劃的洪悅提起自己的簡歷時,滿是自豪。這一份不錯的簡歷,是洪悅用從大一開始就跑宣講會、參加創業大賽、為企業拉項目,策劃大型活動等經驗換來的,而在這些經歷中不斷開拓的視野與積攢的技能,讓她最終決定走創業這條路。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高校的700餘名大學生和畢業生發起關於大學生制定職業規劃情況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2.92%的被調查者表示已有明確的職業藍圖;71.49%有一定的規劃方向,但計劃比較模糊;5.59%完全沒有規劃;超過87%的被調查者認同一份清晰的職業規劃利於大學生制定目標,有助於求職者為找工作提前做好准備。

  『臨時抱佛腳』的求職尷尬

  調查顯示,87.18%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大學生認為,規劃不明確對找工作有影響,其中46.15%認為沒有提前做准備導致簡歷單薄,61.54%找工作時纔發現選擇很迷茫,35.90%找工作時發現自己不具備工作要求的能力。

  無論是來自上海理工大學的李貝還是來自安徽某高校的黃木辛,都認為自己身邊有著詳細職業規劃的朋友並不多,一些同學甚至臨時買簡歷模版後『海投』簡歷。

  據江西某高校的劉佳描述,自己寢室4個人的簡歷,都是在校園招聘會的前一天晚上,搜索『如何寫簡歷纔能迅速吸引HR』『簡歷撰寫注意事項』等詞條,兩個小時倉促完成。『穿上一套學校附近租來的正裝,臨時准備幾句「讓人抓不住重點」的自我介紹,匆匆上場。』劉佳回憶起當時的窘狀,忍不住笑著說道,『臨近最後幾場招聘會,我纔知道線上發給HR的簡歷,格式最好要用PDF格式,而不是WORD。』

  學習電氣工業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佟裡曾因『考研還是工作』發愁,最終他在輔導員和導師的建議下選擇保研,未來暫時『塵埃落定』。從未做過規劃的他在這段『做抉擇』的時間裡常常感覺到迷茫。『那些對自己專業很感興趣、有非常高熱情的人,目標自然而然就有了。但像我這樣對本專業興趣一般的,就會沒有方向。』為了確定目標,佟裡查了不少的資料,甚至去到專業的機構和老師反復討論。考研還是就業,優先考慮地域還是專業,種種問題不斷困擾著他,那段時間裡,被『選擇』『折磨』的佟裡沒少到學院找輔導員和導師諮詢。

  『自己的未來還是得靠自己。』雖說保研的決定是做出來了,但是他對以後未知的一切還是充滿了迷茫。

  只是光有方向和計劃,似乎還遠遠不夠。來自遼寧一所理工科大學的關欣,在畢業前也曾為擇業傷透了腦筋。她就讀的專業常被同專業學生戲稱為『萬金油』專業,似乎『什麼都可以做』,又似乎『什麼都不對口』。在關欣看來,擇業終究是一道『雙向選擇題』,應聘者不可缺少計劃和准備。

  劉佳提到,自己曾認為職業規劃浮於形式,做不做無所謂,臨近畢業時纔發現自己和那些有著明確規劃的同學之間的差距,『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當我還在為簡歷大片空白填不滿而發愁,別人已經利用社團經歷、獲獎經歷、實習經歷收到了四五份錄用函,還都是熱門崗位。』據劉佳描述,其實他也在大學期間參與過不少活動、有過不少經驗,只是他從未想過將這些有價值的『碎片』組合起來,讓它們變成自己的優勢。

  職業規劃是踏入社會前的首份『提綱』

  調查顯示,與低年級學生相比,即將就業的高年級學生中有明確職業規劃的比例更高,低年級中有明確規劃的佔19.04%,高年級中這部分則佔33.71%。但仍有不少高年級同學職業規劃比較模糊,佔到63.43%,低年級中規劃模糊的佔74.94%。高年級中2.86%仍完全沒有職業目標,低年級中則佔6.92%。

  因為一次學生工作任務,當時還在讀大二的黃木辛與一位剛畢業的學姐聊了很久,他首次萌生了『為未來做規劃』的念頭。『聽到她在說她的應聘之路,以及她身邊同學的去向的時候,我心中也開始有了「要認真思考一下自己以後該怎麼走」的想法了。』未來兩年的就業或考研方向帶來的『危機感』,讓黃木辛覺得『如果沒有一個目標及大致規劃,那麼現在做的努力很有可能都是白忙活』。

  在黃木辛看來,一份完備的職業規劃相當於為自己確立下清晰的職業目標,可以降低臨近畢業時『兩眼一蒙、無從下手』的風險,因『無知』而錯失心儀崗位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按照職業規劃朝契合興趣的方向去努力,也會提昇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滿意度,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我們自己也能通過完善簡歷等過程全方位地審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找到一個符合自己喜好和特長的崗位。』

  畢業於遼寧某高校的邱秋對於自己的未來也一直有著清晰的規劃。『你的未來,只取決於你自己。我也沒有怎麼去詢問學姐,因為去詢問考研的學姐,她會和你說考研的理由,要是去詢問不考研的學姐,那她就會和你說不考研的理由。』考研還是就業的問題根本沒有讓邱秋煩惱,學財務的她認為工作經驗遠比學歷來得重要,毅然選擇了就業。這是因為她早有自己的考量,『不考研的話,我就比別人多了實操經驗,如果想去企業,甚至未來做管理崗位,可以再考證、再攻讀MBA。』據了解,邱秋在大一的時候就考慮過就業的問題,她用了整個大學時間考取相關證書、參加大創項目和各種大賽,讓一頁簡歷變得沈甸甸。

  中青校媒調查的結果顯示,擁有大致職業規劃的學生中,88.83%的被調查者會在有了職業規劃後,明確學習方向,考取相關證件,80.7%的被調查者會尋找實習機會,提前了解行業情況,58.65%的被調查者選擇參加大賽等活動提昇能力,充實簡歷。

  林笑早在大一的時候便參加了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目標職業是記者。一直把白岩松作為偶像的她,喜歡『直擊痛點』的表達方式。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兼具『有趣的靈魂』和『高尚的人格』,一直是林笑努力的方向。於是早在高中階段,她便把『記者』作為自己的理想職業。直至現在,『去傳統媒體就業』依舊是林笑的從未變更的堅定目標。雖然尚未就業,但林笑已經利用假期在媒體單位進行實習。『確定了規劃後,就一定要認真找機會實踐,你會對自己有一些顛覆性的認知,發現自己的新能力。』林笑說。

  『有了規劃,就開始努力。』黃木辛透露自己已經在為未來的目標做准備,作出出國留學的打算後,剛上大三他就著手准備雅思考試。

  完善規劃,或『堅定選擇』或『勇敢試錯』

  『說來也有趣,我覺得我的職業生涯還一直挺順的。』如今,邱秋已經是大連一家在行業內全國排名第一的國有企業的員工了。

  在從事現在的工作之前,無論是『工資待遇好』還是『公司環境好』等看似豐厚的條件,都無法讓邱秋動心,只要不是想選擇的崗位,邱秋一律拒絕了。面試的過程之所以一直很順利,在她看來,這與她自始至終目標都很清晰有關。找現在的工作時,她僅僅面試了一輪,用人單位就已經有了簽約意向,崗位當場就定了下來。她的整個求職生涯也按照她最初的目標一直『順』到了現在。

  中青校媒的調查顯示,64.88%的被調查者認為一個完備的職業規劃可以為大學生職業生涯帶去『提前試錯,及時調整目標方向』的機會。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李貝在朋友的介紹下參加了一檔有關游戲的綜藝節目。這次誤打誤撞的嘗試,讓他原本模糊的職業藍圖,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學校裡有學生自發成立的校隊,在這支出去比賽就基本是冠軍的隊裡,李貝從隊員一路做到了隊長。雖然是新聞專業的學生,但李貝坦言自己並不是很期待未來去媒體工作,在他看來,愛好若能轉化為職業,比墨守專業對口的規矩有趣得多。『其實我也嘗試過到企業的宣傳部門工作,因為之前也沒做規劃,所以剛開始獲得實習機會的時候還挺開心的,但後來就慢慢發現工作內容不是很適合自己。』

  從滿懷期待到逐漸喪失熱情,李貝常常在這次『試錯』中回想起自己參加綜藝和比賽的日子。在收到第二季綜藝節目的邀約後,一份初具雛形的職業規劃,便在他的心裡悄然敲定。與絕大多數將游戲作為消遣的年輕人不同,從決定把這作為職業的那一刻開始,李貝就清楚地認知到他要應對的壓力。面對枯燥重復的練習和旁人的不理解,他表現得很坦然,『之前浪費過一段時間,但自從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之後就輕松多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努力往前走就對了。』

  同樣有過『試錯』經驗的關欣,也是在一次外企實習的經歷中,第一次明確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人事這類偏文職、卻又不是純文職的工作讓我覺得挺鍛煉人的,我就想著往這方面發展。』五個月的實習讓她對於工作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擋在她與未來之間的霧氣也被撥開了一點兒。

  在此之前,她曾利用寒假實習,也在省科學技術館做過志願者,只是在她看來都不盡人意。經歷了幾次『試錯』後,關欣在正式找工作前便不斷地討教經驗。比如仔細地詢問學長學姐剛開始參加工作的經歷、心路歷程、面試經驗,從而有了清晰的方向與規劃。『不斷試錯,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方向。』這是學姐給她的建議之一。『我們都會經歷職業的迷茫期,只要明確地知道自己合適什麼,再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就好了。』

  (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除洪悅外,被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