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帶魚司機回應:非炒作】
《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中的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
帶魚到底鮮不鮮活,判斷標准應該更清晰。根據《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中的《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規定,享受『綠色通道』政策的鮮活水產品僅指『活的、新鮮的』,具體怎樣判定『新鮮』有待更新。
因為一箱裡有部分帶魚破肚、斷頭等,而判定這批帶魚不新鮮,從常識來講不夠合理。視頻跟帖中熟悉水產品的網友就有解答:帶魚出水基本就死了,沒有活帶魚賣的;海捕帶魚斷頭斷尾正常,不能就認為不新鮮。這些實際情況,均需要被納入判斷『帶魚是否鮮活』標准的考慮范圍。
在標准完善之前,公路管理部門也應當充當轉換插頭的角色,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優化一下現有的查驗方式。
換位思考一下,司機運輸新鮮帶魚本就時間緊迫,如果溝通不暢,造成查驗過程更加復雜、冗長,影響了最終的收貨狀態不說,高速過路費還會大幅增加最終的運輸成本。在這樣的焦慮下,司機難免會情緒化,做出過激行為。
收費站工作人員未能及時體恤到這一點,機械地執行查驗標准,雖然初衷是希望流程合規,但不考慮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通,反而可能會讓好政策變形走樣。幸好,收費站負責人通情達理,依規免費放行。
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涂不可以應萬方。查驗鮮活農產品,就必須要考慮這類農產品的特殊性,縮短時間、提昇效率刻不容緩。『綠色通道』政策的本意是為保障鮮活農產品免費快速通過,那麼效率優先、降低成本優先纔是基本。這樣,優惠便民纔能落到實處,綠色通道纔能最終通暢。
鮮魚不是鮮魚,水果不是水果,這樣的爭議不要再次發生了。
【生吃帶魚司機回應:非炒作】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