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業』拉高青年失業率
今年以來,國家統計局開始陸續公布16~24歲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3月份青年失業率為13.6%,較上年同期上昇,6月份進一步上昇到15.4%,7月份攀昇到了16.2%。此後大學畢業生入職就業增加,帶動青年人失業率下降,8、9月分別為15.3%和14.6%,呈現逐月回落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表示,6、7月份,由於高校畢業生集中求職就業,短期內16~24歲青年失業率明顯上昇,隨著畢業季結束,9月份青年失業率比7月份下降1.6個百分點。隨著畢業生離校後逐步落實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有望進一步改善。
哈增友認為,青年失業率偏高既有總量因素制約,又有結構性因素影響。青年群體結構性就業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脫節、人崗不適、『慢就業』現象時有發生。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表示,909萬畢業生的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加大,部分行業和頭部用人單位出現就業內卷現象,使得青年失業率有所上昇。在青年就業群體中也存在結構性失業,大學生學校裡獲得的知識技能與企業用人單位需求有一定的脫節。
前程無懮的調查顯示,國家教育部公布了2021考研報考人數377萬人,再創新高。受訪的本科畢業生中40%表示第一打算是繼續求學深造,76%的碩士畢業後首選『畢業後進入職場』,也為近三年來的最低,但最想成為『公務員』的研究生高達11%。
在『學歷避險』成為大學畢業生重要選擇的同時,去就業的學生則最青睞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這類較為穩定的工作,有8成大學生在選擇『最願意工作的兩類企業』中首選國有企業,首選國企的人中半數也傾向『政府機構』的工作機會;首選『政府機構』的畢業生中超過六成也更願意在『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尋找合適機會。
雖然大學生們更加傾向於去國有企業工作,但實際上國有企業能夠解決的就業崗位非常有限。景氣報告顯示,本季度民營、上市公司、股份制企業就業景氣較好,國有企業就業競爭激烈,國企就業景氣指數只有0.39,民營企業則為1.54。
在求職供給端,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漲幅較大,分別為27.4%和26.0%,但在需求端,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等受畢業生青睞的大企業招聘需求均環比持平或環比明顯下降。
哈增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針對青年群體就業精准發力。圍繞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開發更多適合青年群體的高質量就業崗位並持續提昇青年群體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儲備,最大程度地實現人崗相適,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 章子怡曬兒子親自己海報照 甜喊『深情的小可愛』2021/10/20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