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圖片
搜 索
人民日報批通信套餐亂象:套路太多 防不勝防!
2021-11-15 14:51:4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有些『免流』套餐名不符實,存在欺詐嫌疑

  近年來,移動通信業快速發展,網絡流量成為用戶選擇通信套餐的重要指標。於是,有的運營商推出『免流卡』等服務,宣稱用戶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就可『免流量』使用多款手機程序。然而,有不少讀者發現,使用這類套餐後,每月流量費用不僅沒有下降,甚至『見底更快了』。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這類產品在宣傳用語和資費細則上都存在『話術陷阱』。以一款『免流卡』為例:產品宣傳海報上稱,月租只要19元,套餐內100餘款手機程序都可以『免流量』使用,套餐外流量則按照1元1G的標准收費。然而,再往下翻頁面,點擊『資費詳情』4個小字便會發現,所謂『免流量』並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費用,而是指所涉及的100餘款手機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數量的『專屬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會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費。

  不僅如此,宣傳海報上面還有另一行小字:『更多免流手機程序』,標明了具體『免流范圍』。原來,納入免流范圍的手機程序在版本上也有一定限制。在一些直播軟件的條目下還有額外說明:觀看直播、播放視頻產生的流量可以免費,但是用戶上傳視頻及圖片所產生的流量,則不在專屬流量范圍內。

  明明是有嚴格限制的『專屬流量』,卻在廣告中被稱為『免流量』,這對一些用戶產生誤導。一位讀者在來信中說,6月初,他購買了一款『免流卡』,1個月後手機就欠費了,『聯系客服後纔知道,原來我所使用的流量不在定向范圍內,因此產生了高額費用。既然免流量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宣傳時就應當在顯著位置提示消費者。』

  『幾年前,一些電信企業推出「無限流量套餐」,但套餐內的高速流量其實很有限,一旦用完就會大幅限速,十分影響使用體驗。如今這種「手機程序免流」套路,與之前的相差無幾,都有名不符實的問題,存在欺詐消費者的嫌疑。』陝西西安市讀者孟鵬輝說。

  營銷電話往往以『回報老客戶』等名義推薦客戶昇級套餐,對新增費用等一語帶過甚至沒有提及

  有讀者反映,日常生活中隔三岔五就會接到電信企業打來的各種營銷電話。『有次我正在午休,被電話叫醒,說是回饋老客戶,可以昇級套餐,我沒有同意。沒幾天,這個號碼又多次打來電話,有幾次還是在開會的時候,讓人不勝其擾。』河北讀者馮齡說。

  據了解,這類營銷電話往往以『回報老客戶』『優惠活動』等名義推薦客戶昇級套餐,客服著重介紹套餐昇級後在通話時長、流量等方面的提昇,對新增費用等一語帶過甚至沒有提及。辦理過程也十分便捷,只要客戶口頭同意、輸入驗證碼等步驟,很快就能辦理成功。

  山東青島市讀者薛冰今年大學畢業,原先的校園套餐不能繼續使用,產生了不少流量費。這時,電信企業客服來電,為她推薦了一款套餐,『流量多、有優惠』。『一開始我拒絕了,對方不斷介紹這個套餐的優點,還說是針對我的流量消耗情況專門推薦的。我被說得有些心動,也就同意了。客服通過電話很快幫我辦理了套餐昇級。』薛冰說。事後,她上網查詢了套餐詳情,纔發現該套餐月收費將近160元。『而且,我在網上發現了很多更適合我費用也更便宜的套餐。如果是在營業廳,我會詳細比較各個套餐的詳情,絕對不會選擇這款套餐。但在電話裡,客服只是誘導消費者購買他們主推的產品,消費者根本沒有其他選擇。』薛冰說。

  此外,還有一些營銷電話以『免費贈送』的名義誘導用戶消費。馬先生曾接到一個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說公司為了回饋老用戶,免費贈送5個G的流量。我想既然是贈送,便答應了。掛掉電話卻收到短信,說申請加購流量包成功,需付費10元。讓人哭笑不得。』

  還有的營銷電話則是推薦用戶免費體驗某項新業務,卻並不說明體驗過後會自動續訂,等用戶發現話費比往常高出一截時,纔明白原來『體驗』已經轉為『訂購』。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