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別墅幾乎『漫山遍野』
泉水是濟南的城市標志和文化標記,因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黑虎泉等名泉曾幾度斷流。濟南實現水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保住群泉競湧奇觀,關鍵靠該市南部山區提供生態支橕。
濟南南部山區每年為濟南泉域補充岩溶地下水2億立方米,更是該市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該區域2001年被列入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2008年被納入省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省市明確規定嚴控城市人口南移,嚴格限制南部山區各類開發建設活動。
然而,這些規定被搶建別墅的風潮打破。南部山區別墅遍布,記者沿省道317線從仲宮到西營、沿省道103線從仲宮到柳埠,公路兩側半山腰上不時冒出一棟棟別墅。這些考究氣派的別墅,大多為兩到三層獨棟建築,或零星或成片,都是剝山毀林、移動山石、挖高填低建成的。
當地農民說,『城裡人』進來建的別墅在南部山區幾乎無孔不入,鄰近濟泰高速公路錦繡川出口的傅家峪村僅有46戶村民,地勢狹窄卻遭『城裡人』插足,挖山建起18棟別墅。記者調查發現,私人別墅不僅『進村略地』,更是大膽突破山東省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大舉搶佔南部山區生態『絕版資源』。
納入『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的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既是濟南市飲用水兩座『大水缸』,也承擔對濟南泉域重點滲漏帶補水進行補泉保泉的重任。這兩座水庫連同上游向其輸水的黃巢水庫,南部山區幾大水庫周邊區域都遭到別墅侵蝕。
記者走進臥虎山水庫西南側的楊而村,看到高大的山體像被剃成『陰陽頭』:一邊是大面積開挖形成的緩坡,一邊是生長茂密的林木;380多套別墅呈梯形自山腳綿延至山腰以上,從遠處望去鱗次櫛比,周邊山體被『削骨抽筋』後,崖壁殘破,亂石裸露。
錦繡川水庫周邊也出現多處別墅群。在黃錢峪村西北側的『黃金谷』,巨大的山體被挖得面目全非,兩處別墅群依山勢呈階梯式建設,低處12棟別墅所在的山體被削去『半邊臉』;高處幾乎挖開半架山,建起8棟豪華別墅。位於深山裡的黃巢水庫同樣被違建別墅染指,距離水庫百餘米內的裁縫峪村、於科村山頭上,佇立著至少15處獨棟豪華別墅,其中兩處佔地約三四畝,建築面積最大的為1000平方米左右。
分布在濟南泉域的24條重點滲漏帶,可以像漏斗一樣把地表水快速補充到地下。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向山東省反饋督察情況指出,由於為開發建設『開口子』,濟南泉域重點滲漏帶被大量開發侵佔。
記者調查發現,位於南部山區腹地的部分重點滲漏帶也遭到別墅項目侵蝕。在泉瀘——錢家莊重點滲漏帶所在的錢家莊村,60餘棟別墅建在滲漏帶的保護區;在興隆——土屋重點滲漏帶,由170餘棟別墅組成的金雞嶺別墅區,建在滲漏帶的保護區內;在玉符河重點滲漏帶,包括臥虎泉山莊、世紀園在內的百餘棟別墅分布在該滲漏帶保護區內。
此外,記者在同屬『濟南大南部山區』范圍內的長清區和平陰縣等區縣的山區,也發現部分違建別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