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楊康) 近日,由浙江省新昌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梁某詐騙一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梁某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16萬元。
『內部渠道,中石化、中石油油卡9折出售!』2020年12月,朱某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聲稱可低價購買油卡,很是心動。於是,她聯系了賣家,一個月內共購買了價值87.6萬元的油卡,實際支付78.6萬元。
『便宜』來得如此輕松,嘗到『甜頭』的朱某便加大『投資』。然而,隨著『投資』越來越大,油卡到賬的進度卻越來越慢,賣家謊稱春節期間油卡緊俏,需要領導層層審批放款,一等再等,一催再催,卻總也到不了賬。後朱某感覺被騙,遂報警。短短兩個月,朱某被騙61萬餘元。除了朱某,還有30多人先後被騙。
經查,『賣家』梁某,30多歲,懷有身孕,疫情期間賦閑在家,沒有固定收入,且身負大筆債務。面對不斷增加的經濟負擔和催債壓力,朋友圈的一條油卡廣告讓她找到一個快速來錢的方法:先在朋友圈發送『內部渠道有打折油卡』的消息吸引顧客購買油卡,然後將顧客的打款用來還債和個人消費,待第二個顧客『上鉤』後,再用這個顧客的錢購買油卡給上一個顧客,利用時間差獲得資金來填補債務漏洞。
梁某通過朋友圈發布了第一條出售打折油卡的信息後,沒想到生意還挺好,不斷有人付款預定打折油卡,梁某拿著預收款到中石化原價購買油卡後交付給購卡人,取得購卡人的信任。一傳十,十傳百,購買打折油卡的人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幾千元到幾萬元,更有人主動聯系願意做她的專門代理。隨著代理人數的不斷增加,梁某也不停地擴大客戶群、拓寬客戶源,通過以新還舊的方式維持著資金鏈,就這樣,2000萬元的資金源源不斷流入梁某的口袋,梁某先後從中獲利370餘萬元。
艱難維系8個月後,通過原價購買油卡再打折出售造成的虧空越來越大,預收款和實際交付油卡之間差額已有300多萬元。因為新顧客交錢的金額遠遠達不到買卡需要的金額,梁某交付油卡的速度越來越慢,顧客在催促之餘便起了疑心,客源不斷流失。最終,梁某資金鏈徹底斷裂,被害人報警,梁某的騙局被徹底揭露。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