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年味更濃,城市的大街小巷掛起一排排紅色燈籠,鄉村的廣場上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在網絡上,大家同樣熱烈討論著一個個關於過年的話題,『家鄉的民俗』『過年的儀式感』『你的新春願望』……網友們分享著對春節的美好期盼,共同迎接這個團圓、歡樂的中國年。
喜迎『中國年』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一個個傳統民俗中,蘊含著濃厚的年味。
人民網轉載文章報道,文化和旅游部在春節期間舉辦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發動各地非遺保護機構、非遺傳承人和廣大網友,用鏡頭記錄春節期間年俗等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在網絡平臺開展視頻展播、現場直播和話題討論,讓人民群眾『雲端』感受歡樂、喜慶、祥和的中國年氛圍。
許多網絡平臺都設置了春節非遺活動專區,集中展播非遺年俗視頻,並根據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等時間節點推出『趕大集買年貨』『曬團圓年夜飯』『舞動中國龍』『點亮中國燈』等話題討論、直播等活動。
抖音發起『非遺過年DOU來播』話題並設立『舞動中國龍』專區,設置年俗知識問答、舞龍特效貼紙等多種互動內容;嗶哩嗶哩上線『祥瑞直播家鄉年』視頻專題,展示傳統年俗表演的魅力;微博發起『非遺過大年』『煥新非遺計劃』雙話題,開展『網友最喜愛的年俗活動』網絡票選及『非遺我參與』技藝展示活動;酷狗上線『春節』『元宵』主題新春歌單,讓網友在音樂的陪伴中感受春節的濃濃喜悅……
關於春節的民俗知識,也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人民網』發布的文章《這個兔年有啥不一樣?年頭年尾都有春!》,介紹了農歷癸卯兔年的特別之處:由於這一年是閏年,一年中將會出現兩個立春節氣,即『一年兩頭春』。文章指出,即將到來的癸卯年為閏年,有個『閏二月』。由於農歷閏年一年的天數多於公歷一年的天數,就會出現農歷閏年一年中有25個節氣,即年初一個立春節氣,年尾一個立春節氣。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表示,『一年兩頭春』每隔幾年便會出現一次,是正常的歷法現象,對自然氣候和季節沒有影響,對人們的生活、生產不會產生特殊影響。
1月14日,『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今天明天,都是小年》,介紹了中國南方和北方的不同習俗。文章介紹,過小年時,不論南北,共同的習俗是祭灶神和掃房子。在北方,許多地方講究用麥芽糖制成的『糖瓜』來祭灶。此外,北方還有剪窗花、吃餃子等習俗,南方則有寫春聯、吃年糕等習俗,這些都是中國人迎接新春的重要儀式。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還推出文章合集『我們的中國年』,從臘月廿三開始,每日推送新春民俗。『廿三,糖瓜粘』『廿四,掃房子』『廿五,磨豆腐』……一句句諺語背後,寄托著中國人對新春的美好祈願。
喜迎『團圓年』
春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對在外奔波了一年的人來說,能在春節假期與家人團聚,是最幸福的事。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視頻《回家過年》觸動了許多網友的心。在火車站,返鄉務工人員帶著大包小裹,臉上綻放出笑容;在火車車廂裡,幼小的孩子好奇地向外張望;在黑夜中,父親站在村口,翹首期盼回家的孩子;在房門口,爺爺、奶奶緊緊抱住前來探望的孫女……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記錄了人們回家過年時的美好瞬間。
網友『阿春』留言說:『從每個鏡頭裡似乎都能看到自己,已經感到了春節團聚時的開心、溫暖和幸福!』網友『好好學習』留言說:『一句「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最濃厚的情結。希望所有游子,都能在春節與家人團聚。』網友『榮耀』說:『家是最溫馨的港灣。回家過年,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為什麼要回家過年?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文章寫道:『在中國人心中,春節有著千斤般的分量。很多人為了工作,與親人聚少離多,在外拼搏了一整年,最大的願望就是春節能夠回家。我們這一生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回家過年是我們最大的福氣。』『過年的意義,無非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備上一桌好菜,洗去一年的風塵。』『一句「我回來了」,就是最好的年。』
為了成全更多人的團圓,還有一些人在春節假期仍然要堅守在崗位上,人們沒有忘記為他們送上一份關懷。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報道,在浙江省寧波市大榭消防救援大隊食堂工作的張秀花,最近每天都主動『加班加點』,因為她想在回老家過年之前,給消防隊的小伙子們包好2000個餃子、200個肉包和200個燒麥。
原來,張秀花得知消防員們春節不能回家後,很擔心他們在春節期間吃不上早餐、年夜飯時吃不上熱騰騰的餃子。於是,她決定早早開始准備,給隊員們多包一些餃子留著。『消防員是我們老百姓的「守夜人」,他們也像我的弟弟一樣。新的一年,希望他們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張秀花說。
很多快遞員、外賣員也選擇在春節期間堅持工作,相關企業則為他們提供了相應補貼。
據華聲在線報道,順豐速運在春節期間設置超2億元的專項激勵包,感謝春節期間在崗堅守、堅持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廣大員工的辛勤付出。外賣平臺『餓了麼』推出春節值守獎勵、定制新春禮盒等舉措,令春節期間值守的外賣員最多可增加數千元額外收入。
『春節路上車少、跑單方便,能幫到有需要的人挺好。今年激勵措施很多,想多拿一份「年終獎」回家。』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外賣員張勇算了一筆賬後,主動報名加入『春節留守』崗位。他表示,春節期間額外收入可超過4000元,其中包括最多可達3000元的春節跑單激勵,以及能多拿上千元的冬季獎勵。
喜迎『歡樂年』
今年的春節,百姓消費熱情高漲。親友相聚、購置年貨、外出旅行,豐富多樣的選擇令人們更加享受這個快樂的假期。
在社交媒體上,『今年年貨買點啥』成為近期熱點話題,很多網友表示,最想買的年貨是『家鄉的風味』。
新華網報道,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的『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已於2022年12月30日啟動,各平臺企業在『輕松買到特色年味』上下足了功夫。京東打造『年貨春運』排行榜,依據區域『地道特產』和當地人『熱門采買』甄選出眾多好物,動動手指,螺螄粉、鹽水鴨、古法桃酥、秘制臘肉等具區域特色年貨便可『一網打盡』。盒馬推出上百款自研特色新品,雲南鐵腳麻雞菌子湯煲、八寶糯米紅膏蟹、招牌佛跳牆等地方美食、好寓意年菜,被搬上消費者的餐桌。盒馬北京營運負責人高強介紹,目前北京年菜、年夜飯套餐熱銷,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近2倍,特色年味極受歡迎。
許多人喜歡在節日期間購置鮮花裝飾家居。在春節前後上市銷售的花卉則被稱為『年宵花』。
據央廣網報道,日前,盒馬發布的數據顯示,貴陽、上海、北京、杭州、青島等城市的鮮花消費需求大幅上漲。不同地區消費者對年宵花有不同的偏好。北京年宵花銷量排名前三的是蝴蝶蘭、水仙和蟹爪蘭;上海人最愛買的是水仙;杭州、西安的消費者最愛郁金香;而在廣東地區,最受歡迎的年宵花是蝴蝶蘭、年橘和黃金果。
除了線上買年貨,能同時滿足『逛、吃、購、玩』需求的線下年貨節,也廣受百姓喜愛。
人民網報道,1月13日至17日,天津市供銷合作總社舉辦供銷大集年貨節,讓廣大群眾樂享『一站式』購物體驗。本次活動現場紅紅火火、年味十足,不僅有糧油果蔬、特色農副產品、糖果乾果等千餘種商品供市民挑選,還設立了民俗非遺文化展示區,邀請天津市龍嘴大銅壺、畫糖人、捏面人、吹糖人等文化傳承人現場展示津味文化,並推出花燈、春聯、窗花、剪紙、年畫等民俗文化品展賣。
今年春節假期旅游消費同樣昇溫勢頭明顯。
據中國網報道,三亞和西雙版納是目前最熱門的出游目的地城市。1月7日春運首日,西雙版納機場航班量達到65班,同比增長550%。
為促進文旅消費,各地推出多種積極舉措。
據央視網報道,春節臨近,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各景點景區的游客數量出現明顯增加。南寧市部分景區開啟了夜場游覽等特色活動吸引游客。為促進旅游行業回暖,推動消費活力提昇,南寧市舉辦大型文化旅游體育活動、文化旅游進商圈文藝演出,並發放文旅消費券以及門票優惠。
四川新聞網報道,春節期間,四川省各地將發放文化和旅游專項消費券,推出景區門票減免、酒店民宿優惠等系列文化旅游惠民舉措,全方位促進文旅消費。成都、自貢、宜賓、瀘州、德陽等市(州)發放文旅消費券1000萬元以上;阿壩、甘孜、涼山和攀枝花的國有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實行『門票買一送一』、國有4A級以下游景區門票全免的優惠政策;綿陽開展『一元游綿陽』活動……據悉,四川省共有144家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實施景區門票減免等優惠政策,讓『冬游四川』熱度不減。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