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雲海、冰瀑、霧?、紅葉……不同的天氣氣候條件,造就出頗具觀賞價值的瞬時之美與四季之景。近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發布第二批『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安徽省寧國市落羽杉濕地紅葉、廣東省茂名市南海島海上雲霞等12處景點榜上有名。目前,全國已有2批12個省共27處『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成為游客欣賞神奇景觀的好去處。
本報今起開設『發現天氣之美』欄目,記錄各地依托天氣氣候景觀資源,用『綠水青山好氣候』發展生態旅游的故事。
——編者
海浪泛起藍色熒光
5月3日晚,福建省平潭縣龍王頭、壇南灣等多個海域出現難得一見的奇景:一陣陣海浪翻湧拍岸,發出藍色熒光,宛如點點星辰落入大海。這如夢似幻的景觀,被形象地稱為『藍眼淚』。
海水為何會發光?原來,『藍眼淚』是夜光藻、海螢等浮游生物大量聚集並受到波浪拍打、船只擾動等外力作用時形成的物候景觀。海洋水溫、鹽度和洋流會對浮游生物的生長與聚集產生影響,而氣溫、風力、降水和光照等天氣因素,也會影響『藍眼淚』的形成。
『夜光藻在平潭的外海區域廣泛分布,經潮汐和洋流作用在平潭近岸聚集。』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淳說,由於閩江入海帶來大量營養物質,夜光藻得以在近岸區域大量繁殖,因此平潭較其他沿海地區更易出現『藍眼淚』景觀。
據了解,春末夏初,平潭海域的水溫、風向等天氣條件有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與靠岸,『藍眼淚』在此時踏浪而來,進入景觀爆發期。『每年4-6月是「藍眼淚」的最佳觀賞期。如果夜光藻數量不多,游客需要用手撥動纔能看見熒光;反之,就能看到會發光的長條波浪,照亮整片海域。』福建省科技特派員陳世斌介紹。
景觀播報助力『追淚』
『藍眼淚』的形成條件復雜,景觀雖美卻可遇不可求。為了讓慕名前來『追淚』的游客不虛此行,氣象部門研發出『藍眼淚』概率預報產品,幫助游客合理安排『追淚』時間。
『從2017年起,我們就開始研制「藍眼淚」氣象條件概率預報模型。2020年,我們發布了全國首份「藍眼淚」氣象條件預報。』平潭縣氣象局業務科技科科長鄧以勤介紹,平潭融媒體中心根據2020年4月中旬的一次『藍眼淚』預報,適時開展『追淚』直播,呈現出唯美浪漫的『熒光之海』。自此,平潭『藍眼淚』景觀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走紅,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隨著越來越多游客專程來到平潭『追淚』,更加智慧的『追淚』幫手已經上線運行。打開『暢游平潭』小程序,進入『平潭氣象』模塊中的旅游氣象服務專區,記者看到未來5天的『藍眼淚』景觀觀賞概率、分布區域等信息一目了然。此外,小程序還能播報星空、日出等景觀出現時間,並提供當日潮汐預報服務,分別注明趕海時段和踏浪時段,方便游客親水『觀淚』、逐浪『追淚』。
『藍眼淚』帶火主題游
又是一年『追淚季』,來自福建福州的攝影愛好者餘先生與幾位『攝友』相約,來到平潭的『藍眼淚』多發區域蹲守,希望拍出幽藍色的夜景大片。『我每年都來平潭,今年平潭的游客好像格外多。』餘先生發現,不少『追淚者』都在嘗試拍視頻、做直播,用影像記錄和傳遞『藍眼淚』之美。
數據顯示,2022年4月至6月,平潭接待游客超過3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23.04億元,以『藍眼淚』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為平潭帶來了好『錢』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平潭縣還鼓勵旅游從業者研發『藍眼淚』文創產品,擦亮『藍眼淚』IP。
在北港村的『海螢·畫捨』,游客可以現場體驗創作『藍眼淚』丙烯畫;在?溜嵐島國際青年旅捨,多間客房內都有醒目的『藍眼淚』元素;在澳前臺灣小鎮,『藍眼淚』體驗館通過沈浸式互動投影,再現『藍眼淚』燦若星河的夢幻場景……
平潭縣旅游與文化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藍眼淚』IP,設計推出觀星夜游、實景演藝、主題研學等特色旅游產品,讓更多游客與『藍眼淚』來一場美麗邂逅。
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名錄
第一批(2021年入選)
1、安徽省歙縣坡山村雲海
2、安徽省黟縣塔川秋色
3、安徽省岳西縣彩虹瀑布
4、福建省平潭縣北港藍眼淚
5、福建省德化縣九仙山雲海
6、福建省霞浦縣三沙日出日落
7、河南省欒川縣老君山雲海
8、黑龍江省漠河市蓮花湖冰泡
9、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雪鄉雪舌
10、黑龍江省遜克縣大平臺霧?
11、江西省廬山雲海
12、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胡楊林
13、山東省青島嶗山巨峰雲海
14、浙江省松陽縣大毛峴背星空
15、浙江省雲和縣梯田雲海
第二批(2023年入選)
1、安徽省寧國市落羽杉濕地紅葉
2、安徽省霍山縣屋脊山日出雲海
3、福建省南靖縣土樓星空
4、廣東省茂名市南海島海上雲霞
5、黑龍江省五常市鳳凰山高山雪原
6、黑龍江省饒河縣烏蘇裡江濕地霧?
7、湖北省咸豐縣坪壩營日出雲海
8、陝西省漢陰縣鳳堰古梯田雲海
9、陝西省商南縣金絲峽紅葉
10、陝西省鎮安縣塔雲山雲海
1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克斯縣喀拉峻冰雪
12、浙江省青田縣金雞山雲海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