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不斷提昇農家書屋服務效能——
書香涵養鄉風文明(新視點)
本報記者 祝佳祺
走進廣西崇左扶綏縣百合社區的農家書屋,乾淨的木架上整齊排列著不同類目的書籍。寬大的閱讀桌旁,幾位社區居民正認真翻閱著手中的書籍。
『許多居民和孩子,沒事時都喜歡來書屋看書。』農家書屋管理志願者賓春麗告訴記者,她是搬遷安置到百合社區的脫貧戶,最初為了方便照看家裡愛看書的孩子,主動報名成為農家書屋的管理志願者,負責書屋打掃、書籍整理和借閱登記等工作。時間一長,自己也逐漸愛上了閱讀。
百合社區是扶綏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匯聚了來自11個鄉鎮的4045名建檔立卡脫貧戶。為幫助搬遷安置點群眾盡快融入新環境、學習新技能,2020年4月底,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撥付經費、市委宣傳部支持書籍,百合社區建成了農家書屋。
『農家書屋解決了搬遷群眾看書難、借書難的問題,還為大家開展實用技能培訓提供平臺,既「扶智」,又「扶志」,成了搬遷群眾脫貧致富、創業創新的助力。』百合社區婦女主任兼文化專管員陳利花介紹,他們積極探索新思路,整合社區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群團活動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兒童之家等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同時,邀請專家或技能人纔到農家書屋開展種養技術、家政服務、茶藝等多種培訓。
『書屋三天兩頭就有活動,之前舉辦的螺螄粉培訓還幫助我們社區的居民開起了米粉店。現在很多人覺得學習有用,平常都愛來書屋找一些實用技術的書閱讀。』今年49歲的社區居民甘雪萍告訴記者,自己最近在書屋借閱了不少營養健康類的書籍,『越看越喜歡,很受益。』
用活農家書屋,百合社區積極推進農家書屋共建共享,通過『1+N』結對共建,將農家書屋打造為綜合性的文化服務陣地。利用鄰近學校的優勢,他們與新寧鎮第三小學開展結對共建,不定期組織志願者走進書屋,開展黨史宣講、法治教育、親子誦讀等各類閱讀文化活動70多場次。
『我和孩子也參加過親子朗讀活動,優勝的還有小獎品,很有成就感。』賓春麗告訴記者,『親子朗讀』活動深受居民喜愛,在農家書屋裡和孩子聲情並茂地朗讀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社區風潮。
更好的文化服務還要有充足的人員保障。在百合社區,像賓春麗這樣的志願者還有140人,其中本社區居民50餘人。為彌補社區工作人員人手不足的問題,百合社區聯合社會公益組織、學校等社會力量組建了移風易俗、文化文藝、宣傳宣講等6支志願服務隊。
如今,崇左市已建成829個農家書屋。他們將農家書屋活動列入『全民閱讀』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打造『書香崇左』,不斷提昇農家書屋服務效能,讓農家書屋成為傳播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
在扶綏縣渠黎鎮碧計村,依托農家書屋開設了『鄉村夜校小課堂』,將書屋作為鄉村振興人纔培養的『陣地』,經常邀請農業技術人員和本地種植大戶的『土專家』進行培訓,傳授種植技術管理經驗。如今,碧計村瓜果蔬菜種植生產初具規模化、產業化,每年可為農民人均增收約3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濃郁書香,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