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5月24日電(董易鑫)24日,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一只只可愛的金華兩頭烏在冬有地暖、夏有空調的豬捨吃原糧、喝泉水、玩玩具、聽音樂,享受『豬生巔峰』;游客手捧咖啡在豬捨長廊漫步,『一玻璃之隔』的『豬景房』隨時歡迎賓客入住。
金華兩頭烏位列『中國四大名豬』之首,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是以其為IP形象的復合型親情互動樂園。
據悉,金華兩頭烏實現『豬生巔峰』的關鍵在於牧場內的5G智慧養殖中心。該中心采用進口的先進智能養殖設備,游客可通過寬9米、長120米的參觀長廊,了解金華兩頭烏從後備、懷孕、哺乳、保育到育肥的養殖全流程,隨時『刷新』對傳統養豬模式的『刻板印象』。
『金華兩頭烏被譽為「中華熊貓豬」,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地方畜禽品種,也是唯一入選歐盟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的中國土豬。』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常務副總經理王珍告訴記者,金華兩頭烏在海外擁有一定知名度,也是不少在外游子懷念的『鄉味』。
此前,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公布第四批『浙江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名單,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成功入選。
本月中旬,中國好種豬健康育種創新高峰論壇在該區召開,與會代表圍繞『商業化育種的痛點、對策和發展趨勢』進行討論。
其中,有專家提及『要促進政產學研相結合,突破關鍵瓶頸技術,真正形成聯合育種體系,讓引進的豬種本土化,地方豬種產業化,形成越來越多自有知識產權的品種』『地方豬種產業化須做到市場定位化、產品穩定化、品牌名牌化、多元化和文旅化,讓豬文化融入產業』等內容。
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便是一、二、三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案例之一。
王珍介紹,牧場集金華兩頭烏智慧養殖觀光、科普教育、研學團建、休閑游樂、美食體驗、親子趣玩於一體,不僅以旅游輻射帶動周邊鄉村振興與發展,還以較為先進的保種育種技術為依托,開發金華兩頭烏系列文創、食品及大健康產品,持續擴大影響力。
2021年,婺城依托黨建引領成立了熊貓豬豬共創共富機制。該區白龍橋鎮、琅琊鎮、長山鄉等三鎮九村,立足本地特色產業和資源稟賦展開全方位、多層次、深領域合作。目前,熊貓豬豬黨建機制已實現土地流轉1000餘畝,帶動白龍橋鎮新昌橋村等多個周邊村集體年收入看漲,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完)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