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  社會萬象—奇聞異事
搜 索
高溫高濕『三伏天』 如何有效預防熱射病
2023-08-01 09:03: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張詩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入伏以來,多地發生因中暑、熱射病造成生命危險的案例,不斷刷新人們對中暑的認知。5月,廣東東莞市石碣醫院接診了今年首例熱射病例,一名53歲男性戶外連續作業8小時後出現頭暈、大汗、呼吸急促、意識模糊,搶救數日保住一命;6月,北京一名57歲女性患者出現嚴重意識障礙,體溫高於42攝氏度,出現了多髒器功能衰竭,經過近7個小時搶救無效後離世;7月,49歲的導游『龔哥』在北京頤和園帶團研學行程結束後暈倒在大巴車內,搶救無效去世,病因也為熱射病。熱射病發病急,病情進展快,並發癥多,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達80%以上,急需引起公眾警惕。

  熱射病和『一般中暑』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熱射病會致死?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對熱射病進行有效預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獨家采訪了全軍熱射病專家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急危重癥中心主任宋青和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玉想。

  中暑是夏季較為常見的熱損傷性疾病,由輕及重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重癥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區分熱射病和一般中暑的有效方法就是看病人是否出現意識障礙以及髒器功能的損害。一般中暑癥狀包括:身體溫度通常超過38攝氏度,並伴有面部潮紅、大量出汗、皮膚透熱、惡心嘔吐,或四肢冰冷、臉色蒼白、血壓下落、脈搏變快等癥狀,但不會出現意識障礙,這點是明顯的區別。『一旦出現了意識障礙,腦子不清楚,常伴有多個器官(肝髒、腎髒、橫紋肌、胃腸)功能的障礙,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等,就可以判斷是熱射病。』張玉想介紹。

  熱射病是最嚴重的重癥中暑,通常由於高溫、高濕、無風等外部環境原因,及劇烈運動或強體力勞動,導致機體產熱過多。『當機體產熱大於散熱,積累到一定程度,體溫超過40攝氏度,就會損傷人體各個器官。』宋青說,這個過程好比生雞蛋經過不斷加溫就變成了固態,這就是蛋白質變性。而人體內所有的組織、髒器、各種?都是由蛋白質參與組成的。當人體的溫度異常增高時,這些髒器內的蛋白質就會像開水煮雞蛋一樣發生變性,多器官損害就會致人死亡。『溫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對機體的損害越嚴重。熱的血液經循環通過各個器官,最後將每個器官「燒熟」。可以將熱射病理解成為一種內燒傷,有時候外觀看不出明顯的差異,一旦發現,可能就非常嚴重了。』

  有效防控熱射病,首先要了解熱射病的預警信號。一旦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燙,自覺身體發燙(從裡向外發熱);晃,異常疲倦,走不穩像醉酒一樣;暈,頭暈、意識模糊、抽搐;亂,出現臉白、心慌、氣短、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極有可能是發生熱射病的先兆,要高度警惕並立即采取措施。

  雖然熱射病可致命,但仍然可防可治。預防熱射病要做到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的環境,在戶外劇烈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降溫。如果已經出現熱射病預警信號,第一步,應立即脫離高溫環境,盡快將患者移動到陰涼通風處,解開衣服散熱,並判斷患者意識狀態,盡量讓其保持清醒。第二步,用水、冰進行全身降溫,迅速降低患者核心體溫。張玉想介紹,最佳的降溫方法是將患者除頭部外的其他身體部位浸泡在20攝氏度左右的水中,也可以用冰水浸泡過的毛巾擦拭患者全身,如有冰水或冰袋,可敷在患者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動脈搏動處,全身降溫。第三步,可以給患者補一些溫水或冰鹽水,幫助內髒降溫。最後,遵循就近原則,盡快就醫。在轉運過程中,也要邊轉運邊降溫,這樣到達醫院時,患者可能保持較低的體溫,有利於康復。

  影響熱射病預後的最重要因素是高熱峰值和持續時間。宋青以煮雞蛋為例,她說:『如果雞蛋剛放到水裡想不煮了,還可以改做炒雞蛋。如果煮了三五分鍾後再想不煮,就算是關火,雞蛋也已經凝固。雞蛋就像人體的最基本單位細胞一樣,如果不能及時降溫,細胞都「熟」了,「煮熟了」的人體器官再想搶救已經晚了。』所以發生熱射病,要抓緊時間想各種辦法降溫,要盡可能在熱射病發病半小時以內將患者體溫降到39攝氏度以下,兩個小時降到38.5攝氏度,這也是有效防止多器官功能損害、改善熱射病患者臨床結局、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手段。

  哪些人容易發生中暑導致生命危險?由於機體體溫調節功能退化或功能不全,老年人、小孩等特殊群體,要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環境。體重過重人群,也容易出現機體散熱功能不佳。在工作中需要面對高溫環境的群體,例如戶外作業的建築工人、煉鋼工人、環衛工人等,要注意及時降溫並補充水分。經常熬夜的人,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會下降,也容易發生熱射病。一些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夏練三伏』,進行劇烈戶外運動前,如存在感冒、發燒、腹瀉等癥狀,或剛剛『陽康』,心肺功能還沒完全恢復,不能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熱射病不是一個『挺挺就能過去』的病,如果機體感覺不適,要立即停止運動,及早就醫。

  宋青認為,近年來熱射病發生率昇高,除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居住環境得到改善,隨處可見的空調等降溫設備,習慣性替代人體調節溫度。『機體的許多器官原本應該自己工作,現在卻不再需要了,就會導致廢用性萎縮,一旦離開空調環境,機體就會不適應。』因此,宋青建議在夏天,特別是年輕人,可適當增加戶外活動,讓機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強大起來。如果確實要在高溫高濕季節進行劇烈運動,則需要提前10-14天做好『熱習服』(也稱熱適應)。

責任編輯:盧玥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