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普洱9月17日電(記者繆超) 17日,傣族姑娘月怕仙從早晨睜開眼,一直不停地查看手機,她在等待一條特殊的消息。
直到晚上8時42分,這條等待良久的消息,從遙遠的沙特阿拉伯傳回中國,傳到雲南普洱景邁山,傳到被千年古茶林環抱的景邁大寨,出現在采茶姑娘月怕仙的手機上——『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包括5片古茶林、9個古村寨、3片分隔防護林,是世居民族創造性地采用適應自然、適度利用的『林下茶』種植方式,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茶文化景觀。
當天,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利雅得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增至57項。『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為全球第一例茶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產。

與月怕仙一樣,景邁大寨村民們聞聽喜訊,難掩激動,大家自發聚集到村委會駐地,點燃篝火,載歌載舞,慶祝申遺成功。
『我們的景邁山聞名全球了!』月怕仙感到特別驕傲自豪,『我們今天的驕傲,是景邁山祖祖輩輩人接續傳承茶文化換來的。』
『申遺工作開展以來,寨子的修繕讓我們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好處。』前來參與慶祝活動的傣族姑娘砍團介紹,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意味著全世界都會來保護這裡。
距離景邁大寨村委會約10公裡,芒景村翁基村民小組議事廣場同樣是一片載歌載舞的歡樂海洋。

61歲的芒景村布朗族茶農南康說,布朗族人至今恪守先祖留下的遺訓: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之時,唯有留下這茶園和茶樹,方可讓子孫後代有吃有穿。『千百年來,我們布朗族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茶樹。』
『我們這裡有原始古朴的風景,希望今後有更多人能夠來到景邁山,喝上一杯我們祖祖輩輩用汗水澆灌出來的古樹茶,體驗一下厚重淳朴的民族風情。』芒景村經營民宿的玉呢說。
景邁山古茶林是傳統『林下茶種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典型代表,體現了尊重自然的朴素生態倫理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是實證中國茶文化悠久歷史的特有文化景觀。此次申遺成功,填補了世界文化遺產中的茶文化主題項目空白,充分展現了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提昇了雲南和普洱的知名度、美譽度,為雲南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注入了新動力,標志著中國在世界種茶制茶飲茶領域的發源地地位、茶文化傳播的主導地位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可,將有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完)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