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95後媽媽劈肝救子
2017-03-20 09:02: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山三院完成華南首例跨血型親體兒童肝移植

  一位95後年輕媽媽捐四分之一肝給七月齡寶寶

  手術後不久,媽媽不顧身體虛弱,日日守護在寶寶的病床前照顧。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廣東茂名男嬰小米(化名)更加名副其實,因為他的體內有媽媽贈予的四分之一肝髒。更特別的是,他和媽媽血型不同,換上新肝後卻順利通過了抗排斥反應的考驗。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小米,終於通過這一極高難度的器官移植手術獲得了新生。據了解,這是華南首例跨血型親體兒童肝移植手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獲悉,男嬰小米因先天性膽道閉鎖,一出生就出現嚴重黃疸。生死攸關,媽媽李女士劈肝救子,將四分之一的肝髒移植給當時只有七個月大的小米。這一極高難度的手術最終獲得成功。目前,小米的肝腎功能已完全正常,媽媽的身體也在恢復中。

  膽道閉鎖一出生就成『小黃人』

  『有人勸我放棄,但是,寶寶生病,媽媽怎麼可能放棄!』回憶起半個月前的抉擇,95後媽媽李女士笑言不悔。接受劈離捐肝手術後,當她從麻醉中蘇醒,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孩子呢?』聽說孩子還在手術,她硬橕了幾個小時,直到得知手術成功,纔頓時『覺得自己的傷口都不疼了』。

  小米是李女士的第一個寶寶。他出生後,黃疸沒有像其他寶寶一樣消退,卻越來越重,而且喝不下奶,白天迷迷糊糊,晚上通宵哭鬧;出生四個月依然全身蠟黃,父母帶他輾轉省內各大兒童醫院,最終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癥。

  今年2月份,小米轉入中山三院肝髒移植中心。檢查發現小米肝功能惡化明顯,血膽紅素高達610單位,超過正常兒童三十倍,凝血指標也遠高於正常水平,影像檢查提示已經出現了膽汁性肝硬化、脾髒腫大和大量腹水,此時,肝移植是唯一能救治小米的治療手段。

  血型不符母救子面臨大挑戰

  據中山三院肝髒移植中心易述紅教授介紹,由於小米病情重,進展迅速,不一定能等到合適的捐獻肝源。征求家屬的意見後,醫生決定施行親屬捐肝活體肝移植手術。

  『成人給兒童捐肝,可以劈離肝髒的一段進行移植。這要求供體的肝髒要健康,肝髒血管不能有畸形。』易述紅指出,親屬捐肝活體肝移植手術的首要原則是保證供體的健康,不能讓媽媽因救寶寶而面臨危險。經術前評估,媽媽李女士的肝髒更適合進行劈離捐肝。然而,一個難題出現了:李女士是A型血,而小米是O型血,而不同血型之間進行器官移植,很可能出現排斥反應。

  面對這個巨大挑戰,專家組反復討論後認為,小米年齡小於1歲,小嬰兒體內對不同血型的抗體水平比較低,抗排斥反應不會像成人那樣強烈,通過精細的圍手術期管理和免疫抑制治療,血型不相容導致的術後排斥風險是可控的。小米的病情不能再等下去,加上媽媽救子心切,堅決要求捐肝給孩子。最終,醫生決定用媽媽左側25%的肝髒進行親體肝髒移植手術。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