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重視經營忽視章程部分初創企業不懂『公司治理』
鄒亮的案例並非個案,象這樣的股權糾紛,在自貢眾多中小企業中並不少見。『發生股權糾紛的,往往是已進入發展軌道並產生收益的企業。公司都經營困難,面臨散伙,誰還會在意股權利益。』自貢一位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李先生一語道破『真相』。
李先生介紹,在自貢規模較大型的企業,往往是經營發展進入正軌,法人治理和公司制度較為完善,因此股權糾紛很少見。『自貢也有天使資本控股的企業,主要集中於高科技等熱門行業,但非常少,因此不具有代表性。』
『幾個朋友共同創業,創業之初同舟共濟,有了收益後發生分歧、出現矛盾。』李先生說,背後的根本原因,大多還是因為『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甚至還有個別故意侵佔、轉移、隱藏財產的情況』。
李先生的說法,得到了馮傑的認同。『絕大多數股權糾紛的原因是股東間對利益分配的衝突。對股東利益的保護,特別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是公司發展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國《公司法》及司法解釋有相應的規定,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小楊是四川理工學院大四的學生,今年3月,她創辦了一個O2O送餐平臺,目前運行狀況良好。『我們創業的幾個人,當時也只是確定了股權結構、利益分配和退出機制,對於其他方面未更多提及,也並不了解。我身邊的大學生創業者,大多數並不重視「公司治理」,懂的更是鳳毛麟角。』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僅是不少大學生創業者不懂針對本公司的具體情況制訂公司章程,許多更有社會閱歷的創業者,懂得並不比大學生創業者多。『據我所知,不少公司成立時起草的章程,都是從網上下載後,簡單修改即用。完全缺乏針對性和風險規范,甚至形同廢紙,在發生股權糾紛時,章程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馮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