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的助產專業生頗為搶手
我國實施二孩政策,各大醫院產科分娩量呈現『井噴』趨勢,急缺助產士工作人員。在政策背景下,北京衛生職業學院2015年開辦助產士高職專業,成為北京市首家有助產士專業的高職院校。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批在2018年纔能畢業的36名學生已被北京多家醫院『盯』上,學生完全不必擔心就業問題。但是,學生要考取『兩證』、工作一年後纔可正式工作,中間存在一年緩衝期,在某種程度上不能馬上緩解醫院的用人壓力。此外,受社會認知等原因影響,報考該專業的考生並不多。專家建議,我國應建立獨立助產士培養體系,提高助產士教育質量,彌補人員缺口。
現狀
學生還未畢業多家醫院『搶』人
『我現在的壓力很大。』說這句話時,北京衛生職業學院招生實習就業辦公室主任石忠洋的語氣裡卻透著一絲喜悅。
2015年,學校在護理系下開設助產士高職專業,僅招女生,學制分為三年制(高中生起點)和五年制(初中生起點),第一年各錄取了36人和40人。目前,三年制的學生正讀大二,還有一年纔能畢業。學生還未畢業,石忠洋經常接到醫院『要人』的電話。『我們不是不給人,是學生數量真不多。』石忠洋笑稱,他的『壓力』來源於滿足不了醫院需求,擔心醫院會對學校有意見。
其實,學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開辦助產士中職專業,在三年前停止招生。『學校在2012年纔具備辦高職專業的資質,到了2015年,考慮到國家二孩政策和學校已有的專業優勢,我們想辦助產士高職專業,還去了北京多家醫院的產科調研。』石忠洋說,醫院當時都反饋急需助產士,希望學校能培養高職層面學生,這讓學校有了開辦專業的信心,『現在看來,學校當時的預測是准確的。』
石忠洋介紹,朝陽醫院西區、友誼醫院、世紀壇醫院、安貞醫院、婦產醫院等醫院都跟學校聯系過。二孩政策放開後,朝陽醫院西區人事處處長左興華趕緊給石忠洋打了電話。『二孩政策後,我們醫院為保障西部地區婦兒保健工作,增加了300張婦兒床位,其中產科床位就有170張,急缺助產士。』左興華說,醫院目前直接需要30名助產士,預計明年的需求量更大,『我們每年都從北京衛生職業學院選錄優秀學生,希望學校擴大招生計劃,多給我們一點人。』
醫院需求大對學校而言是個好消息,但也有一些事讓學校覺得有點『難辦』。去年,學校最後一屆助產士中專學生按照慣例去教學醫院婦產醫院實習,卻有幾家醫院找到學校,希望學校也能安排學生過去實習。聽到醫院的請求時,學校也考慮轉移部分學生過去實習,但被婦產醫院拒絕。
後來,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校還是讓學生都在婦產醫院實習。『醫院都想「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學生實習期間把握好生源。』石忠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