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醫院產科分娩量井噴 多家醫院『搶』在校助產專業生
2017-03-28 14:09: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李夢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調查

  缺口大與專業招不滿助產士現狀存矛盾

  助產士專業學生為何如此緊俏?專業現狀如何?學生報考情況又是怎樣的?北青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助產士缺口大

  本月22日,市衛計委召開2017年全市婦幼健康工作會議。會上透露,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本市孕產婦分娩數持續上昇,2016年自然年比2015年同期多出生約10萬人,增長62%。北京婦產醫院今年前兩個月的月均分娩量就超過1200,意味著每天約有40個寶寶在這裡出生。

  新生兒數量的『激增』使得各大醫院的助產士都在不同程度上緊缺。按國際標准,助產士與生育婦女比例為6?100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0.03?1000,說明我國每十萬人口僅3名助產士,助產士缺口極大。

  在北京婦產醫院工作十餘年的一位助產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自2015年後,醫院現有的助產士明顯不夠用。『我們這有40多名助產士,除去懷孕、休假的,實際上有30多名助產士在工作。』她說,大家分成4組,每組上一個班次,一個班次工作時間長達12個小時。由於產婦太多,一個助產士往往要對接多個產婦,負責護理、輸液、接生等多項工作。

  『我們組八人在今天的一個多小時內接生了6個嬰兒,同時還有10多個孕婦在待產,我們也必須兼顧著。』這位助產士舉例說,一位同事上班期間的微信運動數據就有兩三萬步,『我們經常是接生完一個嬰兒就跑去觀察待產孕婦的狀況。』

  學校兩年沒招滿人

  讓石忠洋有點擔懮的是,助產士專業就業前景雖很好,但考生報名情況不是很樂觀。

  以高職三年制招生情況為例,2015年,學校計劃招40名學生,最終錄取36人;2016年,學校計劃招35名學生,最終錄取34人。這意味著學校連續兩年沒錄滿學生。今年,學校助產士專業可進行自主招生,招錄比約為1:1.4,而就業前景沒助產士專業好的護理專業,招錄比則達到1:1.7。

  究其原因,石忠洋認為,這與社會認知、考生家長的顧慮有關。『我們到高中宣傳時,高中生聽到這個專業就搖頭,不理解也不太敢報這個專業。』石忠洋說,家長也有心理顧慮,覺得這就是一個接生孩子的工作,沒有護理專業聽上去光鮮。

  為了增加助產士專業生源,學校看到有學生報護理專業時,就會『推銷』助產士專業。石忠洋說:『我們不是引導學生一定報這個專業,而是負責任地告訴學生,這個專業的就業和發展確實比較有利。』

  該校助產士專業大二學生鍾茗也經歷了由不太敢報到欣然接受這個專業的過程。最初,她覺得助產士專業聽上去有點尷尬,但聽到在醫院工作的姐姐說助產士就業好,每天迎接新生命很幸福後,她纔決定報考。經過兩年的學習,鍾茗越來越認可姐姐的說法,『經常有老師跟我們說醫院很缺助產士,我們比較搶手,我們聽著也挺開心的。』

  再過幾個月,學校首屆高職三年制助產士專業學生就要實習。『我可以預測,這批學生在實習期間都能簽到就業協議。』石忠洋說,助產士專業已成為學校的主推專業,下一步希望能擴大招生指標。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