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畝變30000畝『荒山』成『寶山』
農村婦女在自家地裡種上幾畝紅薯,算不上什麼新鮮事。然而安岳有個『紅薯妹妹』,自己承包土地依靠紅薯致富,還帶動周邊12個鄉鎮種紅薯,領著村民『奔小康』。她種植的紅薯畝產量是當地傳統種植方法的兩倍,別人的鮮銷紅薯1元/公斤,她種植的紅薯鮮銷價格可達4-5元/公斤,效益翻了幾番。
黃曉燕今年35歲,是安岳縣周禮鎮救星村人,17歲時她就跟隨父親到廣元做紅薯加工生意,從事紅薯收購和粉條加工工作。之後的10多年間,黃曉燕的腳步遍布安岳、南充、河南等地收購紅薯淀粉。『當時一段時間原料很充足,市場也不斷拓展,各項經營業務都發展得好,產品供不應求。』黃曉燕說。
然而,隨著企業的持續發展,原料需求量越來越多,但市場銷售量越來越少,紅薯粉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日益凸顯。『為什麼不自己種植,自產淀粉,加工粉條?』一個新想法在黃曉燕腦中萌生。
2013年,帶著這樣的想法,黃曉燕毅然回鄉發展,在安岳縣周禮鎮推廣特種紅薯、有機紅薯種植,開始了她的薯品開發創業之路。『當時我從河南引進了「商薯19」號品種,租了200畝土地作為基地,進行有機紅薯試種。』黃曉燕告訴記者,第一年種植紅薯畝產便超過7000斤,是當地傳統紅薯收益的兩倍。
創業第一年就喜獲豐收,這讓黃曉燕激動不已。嘗到甜頭後,她卯足了勁擴大規模,通過土地流轉和帶領群眾種植的方式發展有機紅薯,種植的紅薯類型由原來單一的淀粉型發展到優質食用型、鮮食水果型、高淀粉加工型、高營養保健型等多個系列品種。『現在自己種植加上帶動村民種植,一共是近30000畝紅薯,原來的荒山都利用起來了。』黃曉燕笑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