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的一則視頻中警察開警車護送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的新聞,讓人感受到的則是溫暖和感動。人們從這個廣為流傳的視頻裡看到: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推著輪椅經過人行道,老人步履蹣跚走得很慢,很快就變成了紅燈。正好騎著警車經過在等紅燈的兩個警察看到這一幕,便下車幫忙,一個指揮著左轉的車為老人讓路,一個騎著警車護著老人讓她慢慢走過。
估計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既沒有在事發現場見證到這感人的時刻,也沒能在網絡上搜索到這段視頻,但是從新聞報道這簡短的文字所勾勒出的畫面中,我們完全能在腦海裡還原出那激動人心的一幕,這一幕讓我們溫暖、讓我們感動,也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點贊。正像有些媒體對這一新聞事件所評論的那樣:一座城市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不是那華麗的外表,而是那感人的瞬間。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到處是匆匆的腳步。特別是在城市,由於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比較大,街頭隨處可見行色匆匆的人群,為著生活和理想在奔波忙碌,用爭分奪秒來形容這種狀態一點也不為過。然而,在如此快節奏的城市街頭,為了使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能安全過馬路,警察不僅親自護送,還使用『特權』讓城市『慢下來』。而這樣『慢下來』,不僅只是一種生活節奏的改變,更讓我們看到了現代都市應有的面孔。
生活在現代都市,生活的確很便捷,但是我們都有漸漸老去的那一天,都有腿腳不便的時候。而等到那一天,當我們邁著蹣跚的腳步小心翼翼地過馬路時,我們發現,汽車和行人主動避讓,城市因此『慢下來』,這是何等感人的一幕,這樣的社會又該有多麼美好。所以,對新聞中的兩個交警,我們有必要致以敬禮。
城市生活的快節奏代表一種活力、一種朝氣、一種向上的力量,也正是在這種快節奏中,我們看到了城市的未來和希望,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適應並喜歡上了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但是城市不只是年輕人的世界,在這個城市中還生活中許多老年人,這些老年人曾經年輕過,也有過快節奏的生活,只是如今年歲已高,只能適應舒緩的節奏。所以,社會應該尊重這種舒緩,而不能讓他們力所不能及地去適應年輕人的腳步。
我們常常會說,城市發展要以人為本。這種以人為本,不僅指的是城市建設發展要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讓人們的工作生活更方便舒適,也包括對弱者的關懷與尊重。城市發展需要快節奏,這樣可以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搶佔更好的先機。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人性化的城市不能只會快速奔跑,還應該有『慢下來』的時候。『慢下來』是城市的另一面,呈現出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文明之美。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