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大學生消費錢花哪了? 調查:存追時髦愛面子等現象
2017-03-31 08:50:3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存在追時髦、愛面子等現象,但大部分學生主要消費在必要支出上

  那麼就消費心態而言,當前大學生消費呈現怎樣的特點?網上熱議的『大學生消費過高』問題,是否真的普遍存在?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輔導員王婧介紹,『總體來看,盡管有部分同學存在追時髦、愛面子、重時尚等現象,但大部分同學還是將費用花在了必要支出,如學業、自我提昇、求職等方面。而且,因為費用支出的增多,倒逼學生們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兼職和參與社會實踐,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財富觀、增強社會實踐能力。』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綜藝節目方向的大四學生章小雨也表示,自己每月的消費並不低,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要完成學業。『我們是學編導專業的,平時完成作業需要自己支付拍攝費用,一般小一點的作業需要1000元,拍攝5分鍾視頻則需要6000—10000元不等的費用,這些都需要由小組的成員分攤。』

  章小雨說,為了滿足這一部分的開支,自己平時會去公司和電視臺兼職,或接一些師哥師姐介紹的『活兒』,寫寫策劃案,增加一些收入來源,『和過去不同,現在很多專業就是比較「燒錢」的,我覺得沒必要「過度緊張」。』

  『對不同時代大學生消費絕對值加以比較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白雲龍分析說,如果說多年前,大學生消費渠道比較單一、呈線性的話,那麼當下大學生的消費渠道則呈扇形。真正需要留意的是,這個扇形是大扇形還是小扇形,其方向和取向分別是什麼,在相對同質化的消費行為中,是否處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比如說,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在1500到2000元這個區間,那麼這個消費就是相對理性的。對於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同學,要依據國家政策,結合社會力量,給予必要而精准的幫扶。如果有個別學生高到了5000元,甚至8000元,就需要引起關注,並加強理性引導了。』白雲龍表示。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