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大學生消費錢花哪了? 調查:存追時髦愛面子等現象
2017-03-31 08:50:3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應引導學生建立理性的消費觀、財富觀,為走入社會奠定基礎

  在理性看待大學生消費變化的同時,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也值得關注。

  『現在大學生人情往來,相互吃請、送禮物建立友誼的情況的確存在,而且並不鮮見。特別是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學生,對這種風氣影響非常大。』洪明表示,『這對於家境好的學生來說不算什麼,但卻可能對相對困難的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如果引導不好,甚至可能讓這些學生產生孤僻、仇富、自卑等不良心態。』

  『經濟差距很難抹平,但多一份友善和體諒,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產生;同時,學校的輔導員也應該注意引導,避免因為經濟問題撕裂學生之間單純的友誼。』洪明提醒,大學是步入社會的第一步,應站在社會治理的高度去關注大學治理的問題,這無論是對學生本人的成長,還是對社會的和諧發展,都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針對麥可思的調查結論——『39%的學生身邊有人使用校園貸,半數以上學生參與理財活動』,白雲龍表示,『我們並不主張和鼓勵大學生在讀書期間進行理財,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學期間理財勢必佔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捨本逐末之嫌。即便是商學院和金融學院的學生,老師們也是鼓勵同學們模擬和討論,而非實戰。』

  此外,針對近日頻頻爆出的校園貸、裸條風波,有高校負責人談道,高校仍是當前電信詐騙和金融詐騙的高發區,要引導學生建立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多元化、個性化並不代表自由化。』白雲龍表示,年輕人由於生理、心理等因素,不可避免會進行衝動型、非理性的消費行為,個別同學存在一夜暴富、瞬時成功的觀念,對『月光族』和在學理財行為也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在學校開展必要的財富觀念教育,引導廣大同學正確認識生活、事業與金錢、消費的關系很有必要。

  洪明也強調,『一定要在大學期間就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消費觀。現在的誘惑和陷阱很多。在校期間,從家長到教導員,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這並不僅僅是為了節約金錢,也是學生們修身、立德的過程。』

  (季佳歆參與采訪)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