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軍迷網上
答疑收報酬被盯上
在校大學生小徐是一名軍事發燒友,某次在群裡聊天時結識了一位神秘人,對方非常慷慨地向小徐提供了『答疑報酬』,但大幅提高的報酬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逐步提高的『答疑報酬』
小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名軍事發燒友,在軍迷圈子裡小有名氣,常成為興趣群裡的話題主導者。可就是這個曾經讓小徐引以為傲的興趣,卻差點給他帶來不可預知的危險,險些釀成大禍,即便是現在談論起來,仍然讓他驚魂未定,心有餘悸。
2016年3月的一天,正當大家在群裡就一個軍事內容進行討論時,有一人卻很突兀地發問:『誰有二會的資料?』這裡所說的『二會』即兩會,每年3月在北京舉行,彼時2016年兩會還沒有召開。小徐不明白這人為什麼對這方面內容感興趣,為了讓群裡討論繼續,便與這個要資料的人進行了私聊。
『對方自稱是學校研究這一方面的人,想要一些「二會」的資料,了解即將實行的政策。』小徐說,根據媒體的前期報道,他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可能成為熱點的話題進行了歸納分析並發給對方。沒想到,對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承諾可以為此支付報酬。在給出賬號後,小徐收到了對方轉來的150元錢。
這讓小徐有些吃驚,在軍迷圈裡混了幾年,他平時經常幫人答疑解惑,但因此獲得經濟回報還是頭一次。高興之餘,他也清楚,這些信息都是通過網上查找到的,價值並不高。為了對得起這份報酬,小徐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整合了一下往年兩會的信息,把年份和一些細節改掉後發給了對方。對方十分滿意,吩咐他繼續查找這方面的資料。之後,小徐第二次收到了150元錢的報酬。幾天後,對方再次出現,但提出要軍事方面的資料,相應的報酬會大幅提高至1.5萬元。
此時的小徐並不清楚對方的真實身份,雖說感覺正在落入圈套,但是1.5萬元的高額回報太有誘惑力了,想到自己也只是在網上查找一些公開的信息,這麼做並不違法,於是決定一試。
金錢利誘+步步緊逼
接到要收集所有關於軍事基地方面資料和飛機情況的『任務』後,作為一名軍迷,小徐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正在他猶豫時,對方轉來一筆1000元的訂金,承諾只要提供的資料符合標准,尾款會一次性全額支付。
小徐只好硬著頭皮隨便上網找了幾個機型和相關數據,匯總後制成表。為了讓自己提供的資料看上去更加真實,他用圖片編輯軟件加上機密字樣的圖案,模擬成機密文件的樣式,打印出來發給對方。然而,這一次他沒能蒙混過關,『對方識破了,說他們那方面的人說,那上面有些機型都已經不存在或者改名了。』
小徐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遇上了間諜之類的人員,事情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可這時,對方開始步步緊逼,常來詢問事情核實的進度,並用金錢加以誘惑。
『最擔心的是不知道對方何時會將手伸向自己,更害怕自己的家人會因此受到牽連。』小徐很後悔自己只是因為一點點利益的誘惑就和這個很有可能竊取我國國家機密的人產生了聯系,與此同時,他又很慶幸自己並沒有給對方提供什麼有價值的信息。
果斷舉報脫離『危局』
正在內心掙紮之時,小徐突然想起曾看過的一個反間諜宣傳片,上面的內容和自己的經歷相似。他覺得只有依靠國家安全機關纔有可能擺脫困境,於是果斷地撥打了12339。『我擔心我自己可能真的觸犯了法律,可能要被抓走,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我覺得要把他給抓起來,找到他、舉報他這纔是最關鍵的,因為他可能會牽連更多的人。』小徐說。
國家安全機關介紹,小徐因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及時停止了和對方的交易,並積極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纔使事情沒有發展到惡劣的程度。同時,由於他所提供的信息沒有涉及國家機密,因此並不涉嫌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