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5000人湧進紫金山觀螢火蟲 已對螢火蟲產生影響
2017-08-01 16:13:58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王子琦 胡蘭蘭 劉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現場直擊

  螢火蟲季近尾聲,和美圖差距不小

  南京東郊的這處螢火蟲觀賞地已經成為南京夏日的名片,天南海北的游客來到這裡,都想探尋那片奇妙的『夢幻之地』。

  7月25日晚7點,天色漸晚,氣溫仍保持在37℃。南京風景區一處空地石階旁,圍滿了游客。與白天的熱鬧不同,晚間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觀賞螢火蟲。

  從上海來的唐先生已經架好攝影機,他從網上發現這裡是螢火蟲拍攝的『勝地』。一旁的小李和小唐是在南京讀書的學生,她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螢火蟲美圖後,趕來將攝影機對准了草叢。炙熱的天氣和繁多的蚊蟲,讓她們不得不取出扇子,踱來踱去。

  昏暗中,游客也越來越多,不少人手中抓著節點燃的蚊香,空氣中飄著驅蚊水的味道。由於景區沒有夜間照明,不時有游客打開手機電筒看路,很快就會引來攝影愛好者大喊『不要開燈』。這樣的片段,幾乎每5分鍾就會發生一次。

  紫牛新聞記者觀察了兩個小時,流螢漫天的景象並未出現,不少游客感嘆,『和圖片上看到的差距不小啊……』

  熟悉環境的居民對此表示,螢火蟲最多的時間是7月中旬,現在觀賞已經到了尾聲,8月中旬這幅景觀就將『下架』,『而且最近天氣太熱,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它們的活動,想看美景也要看天氣的。』

  -專家觀點

  人流量越大螢火蟲數量就越少

  螢火蟲對環境的敏感度非常苛刻,是生態好壞的指示物種。它們受光照和水資源的影響最大,紫金山的水質非常優秀,又有避開城市燈光的黑暗環境,所以會大量出現。

  『近年來,不少環境指標性生物還是在增多的,我住在南京東郊附近,近些年家裡的小區都能看到螢火蟲,甚至河西這些繁華地段,很多小區裡也能看到螢火蟲的蹤跡。』研究昆蟲數十年的張松奎老師認為,『在南京很幸福,全國都沒有幾個這樣的螢火蟲發生地。』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大量觀螢的市民,對螢火蟲數量有一定影響。』張松奎也表示,他曾連續幾年站在景區門口測算人流量、再深入山林定點觀測螢火蟲數目,結論顯示,人流量和螢火蟲數目宏觀上成反比關系。『雖然這只是一個觀察的大致數據,但對於螢火蟲保護來說還是有意義的。我最近在國外開一些學術會議,也會受邀講一些國內的螢火蟲保護,但是聽完了外國介紹的保護措施,我這個心裡也沒底,因為我們確實做的還不太夠。』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