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5000人湧進紫金山觀螢火蟲 已對螢火蟲產生影響
2017-08-01 16:13:58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王子琦 胡蘭蘭 劉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焦點關注

  紫金山觀螢的人多到什麼程度?

  5000人湧進景區,最佳區域沒地方站

  中山陵園管理局保衛處杜陳說,他們進行過統計,在6月底到8月中旬這兩個月的觀測季裡,每天晚間湧入景區的游客平均達到2000到3000人,最多的時候一度超過5000人。景區不得不將車輛的管制時間延長到夜裡,社會車輛一概攔在靈谷景區大門外,並在晚間免費開放了該景區東側的停車場。

  『以前偶爾夏天會有一些自然學科的專家來觀測,但幾年前部分媒體曝光地點後,來看螢火蟲的市民車輛,從鍾靈街一直停到五棵松。觀賞最好的區域,人多到沒有地方站,甚至有人跑進草叢中拍攝。』中山陵森林管理處牛勁瀟所長說。

  紮堆拍螢火蟲造成了什麼後果?

  有人現場開班教拍照,影響生物棲息

  牛勁瀟一家四代人都為紫金山這片森林服務,用他的話說是『祖傳守山人』。『森林也像任何生命體一樣需要休息,飛禽走獸都需要安靜的夜晚覓食、喝水,近年夜間來山裡的人增多,不光影響了螢火蟲,對紫金山上的生物棲息多少也造成了一些影響。』

  據了解,拍攝螢火蟲主要通過數十秒的曝光,將肉眼不能感受到的光線全部記錄在畫面中,營造出流螢漫天的景象。牛勁瀟認為,這種藝術手段加工後的美圖,雖然有一定科普宣傳作用,但是吸引來的大量游客適得其反,『這裡成為攝影勝地後,到處是扛著三腳架的攝影愛好者,有的人帶來各種道具,甚至有不自覺走進叢林裡拍攝。』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景區內一度還有人辦起拍攝螢火蟲的培訓班,夜間來到公園裡講課,後被工作人員勸離。

  保護『小精靈』,我們應該怎麼辦?

  換個地方吧,其他公園也有螢火蟲

  牛勁瀟說,『其實大家沒必要都盯著這裡,現在整個景區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螢火蟲,南京市內的不少公園、小區也都能看到。』對於螢火蟲,景區一直持保護的態度,不想以此為點吸引游客,『我們晚間一直是對市民開放的,既不可能關門了事,也不會對市民收費。我們和高校、志願者協會合作,每年不僅安排保衛人員,還有很多志願者執勤。』

  『國外的管理經驗也值得借鑒,在螢火蟲發生期就介入管理,幫助它們發育生長。保護區內會有大量專業人員維護秩序,宣傳自然知識。』張松奎還提到,『規定線路是國外不少自然保護區的措施,人們只在步道上行走、觀察,對保護棲息地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