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保姆從哪兒來
加強規范,管理制度要查缺補漏,對家政市場下猛藥除頑疾
保姆,又可稱為『保母』,有保護、看護的意味。這本是一個讓人覺得親近的職業,如今卻讓很多人處處提防,有違這份職業的初衷。家政行業要『找回初心』,未來還應做哪些改善?
張嵩磊表示,當務之急,是推動家政公司進行規范的員工化管理。
建立崗前培訓制度。『家政行業與現代人對生活質量的高要求息息相關,經過培訓、具備職業技能和從業經歷的保姆,纔能更好地適應崗位需要。』張嵩磊說。
嚴格建立勞動合同制。『合同代表著權利和義務,一旦發生糾紛,是最強有力的依據。』張嵩磊認為,僱主對中介的辨別能力較弱,應全面推行勞動服務標准,讓企業和社會承擔更多責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表示,員工制的家政公司必須給保姆上三險一金,保姆和僱主也應有意識地購買『意外傷害險』和『家庭責任險』,免除家政服務過程中的後顧之懮,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建立從業人員征信體系和關鍵信息數據庫。保姆的工作經歷、犯罪記錄、健康證明等都應可查證、可追溯。『這與保護個人隱私並不矛盾,因為家政行業要求員工必須是符合該崗位職能要求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目前只有公安系統可查閱犯罪記錄,普通人看不到。但僱主自己應多留心,一方面找正規的家政公司,另一方面主動要求保姆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體檢結果等,否則不予聘用。』張嵩磊說。
進一步加強監管。『總是出了問題再追究並非長久之計。』於海認為,家政這類特殊行業,市場主體數量多且龐雜,政府的監管成本確實很高,但不能因此放任不管。無論是做大服務業蛋糕,還是增進社會和諧,都該對家政行業來一次徹底的『體檢』,對管理制度查缺補漏,對市場下猛藥除頑疾。
提昇行業整體素質還需社會合力。我國家政行業的各類問題,不禁讓人聯想到有名的『菲傭』——素質佳、口碑好、薪資高,已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我接觸過的菲傭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能說流利的英文。』於海介紹,我國香港有專門的菲傭管理機構,從業者各類證照一應齊全纔予以聘用,並且嚴格保障其合法權利。由於收入差距巨大,一名菲傭在港務工可養活一大家子,因此她們珍惜這份工作、積極維護口碑。但內地情況略有不同,保姆薪資不算高,保險制度也不完善,如果像香港一樣正規培訓和管理,行業成本一定會上昇。在缺乏補貼的情況下,市場會將這部分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大家是否願意承擔?『政府可以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例如出資為家政人員建立培訓學校,幫助其融入城市文化,吸引高素質人纔入行,並鼓勵中介機構購買政府服務,幫助僱主選用專業保姆。』於海建議。
行業昇級也需要僱傭雙方相互體諒。僱主不應高人一等,保姆也不應心懷芥蒂。張靖說,十分理解保姆的辛苦,也感激她對家人的照顧,逢年過節都會給保姆發紅包,『時間久了,我不拿她當工作人員,就像多了一位家人。』
當然,僅憑感情,無法改變整個家政服務業的現狀。杭州保姆縱火案中,僱主的善良並沒有換回保姆的善意,因此,整頓行業依然是重中之重。『家政行業應盡快規范,保姆涉及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萬萬不可馬虎。』於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