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多地力推『共享停車』緩解停車難 協調存較大難度
2017-08-17 09:16: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何欣榮 丁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開車只需十分鍾,停車卻花了半小時』

  多地力推『共享停車』緩解停車難

  繼網絡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停車』也來了。近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在各自的地方停車管理條例或規定中提出,鼓勵發展『共享停車』模式,允許一些單位或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並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進行分時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不過,業界人士認為,這一新模式要想發展壯大,還需要政府和社會進行多方統籌。

  缺口巨大多地發文鼓勵『共享停車』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比0.8,而發達國家約為1比1.3。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國內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由此帶來的後果是,在大城市高峰時段,『開車只需十分鍾,停車卻花了半小時』。

  但另一方面,根據最新的停車普查數據,北京中心城區停車位缺口85萬個,而夜間公共建築閑置空餘車位63萬個。這意味著供需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針對上述痛點,『共享停車』模式應運而生,目前已有ETCP、有位停車、車位分享等10多款與共享停車有關的APP上線。

  為解決車位信息不對稱問題,各地也在政策方面進行了引導。

  去年下半年,上海市發布了《關於促進本市停車資源共享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政府機關、醫院和高校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保障內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應將內部停車設施錯時對外開放,率先落實停車共享責任。根據計劃,今年上海將建50個『共享停車』示范點。

  今年7月份提交北京市人大審議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則提出,個人或單位可以開展停車位有償錯時共享。居住小區在滿足本小區居民停車需要的情況下,可將配建的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

  而廣州也於8月初將《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草案)》在網上進行了聽證。《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草案)》提出,鼓勵住宅停車場在滿足本住宅區居民停車需求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將自用停車場向社會開放。

  目前來看,政府的積極引導已取得一定效果。據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停車場管理人員楊女士介紹,這個停車場建成於2015年,共有兩層700多個車位。初期只對校內師生開放,後來嘗試向社會開放共享,夜間車位甚至還可以包月出租,目前已形成常態化運營。在地下車庫停車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附近工作,平時就把車停在這裡。一次只需十塊錢,進出也挺方便。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16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去年我國在停車方面的消費超過4000億元。而資本方也看好這一領域,『Airparking共享停車』上月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達到數千萬元人民幣。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