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話銷售員9天竊10萬條客戶信息

昨日上午,業務員趙某在豐臺法院受審時承認,入職9天時間從所供職單位竊取10萬條客戶信息。豐臺法院供圖
26歲的男子趙某應聘到北京一家中醫藥研究院,任職電話銷售員。入職後9天時間裡,他涉嫌竊取10萬條客戶信息,其中200條通過網絡銷售,獲利5000元。
昨日上午,趙某被控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北京豐臺法院受審,庭審中趙某表示認罪,其所供職的研究院稱,趙某的行為造成一些客戶退貨,導致了40萬餘元的損失。
據豐臺法院介紹,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後,該案是豐臺法院審理的第一起案件。根據新的司法解釋,非法獲取、交易公民個人信息達到5000條以上,屬於情節特別嚴重。
單位裝監控軟件鎖定『內鬼』
昨日上午9點,26歲的趙某被帶進法庭,其父母也從老家趕來旁聽。
記者了解到,趙某高二輟學後外出務工,今年3月7日,他應聘到豐臺區科技園內的北京康醫百年中醫藥研究院(簡稱研究院)任職電話銷售員。這家研究院主要通過電視銷售保健產品,客戶購買流程,一般是電視和電話確定所需產品,信息確認後貨到付款。
研究院負責人稱,今年3月15日,有客戶投訴稱,所收到的貨與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申請退貨。研究院同時發現,一些客戶簽收貨物並付款,但是運單號並沒有顯示被簽收。『我們懷疑有人竊取了單位的客戶資料,知道客戶訂購了我們的貨物,然後搶在我們前面給客戶發貨,截走貨款。』
入職時間不長的趙某被列入懷疑名單,研究院在他使用的電腦裡安裝了一款監控軟件,發現趙某有導出單位客戶資料的記錄。
『3月18日,我們就問他有沒有竊取單位的客戶資料,他承認盜取了,說把數據給賣了。』研究院方面稱,在看了趙某手機,發現上萬條客戶資料後,將其送到公安機關。
被告人父母借錢賠單位損失
檢方指控,今年3月,趙某在所供職單位竊取客戶交易信息,並將竊取的客戶交易信息向他人出售,非法獲利5000元人民幣,後被警方控制,並在其手機內發現16000餘條客戶交易信息。
檢察機關認為,趙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並向他人出售,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我是抱著僥幸心理侵入系統,想過可能會受點兒處罰,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對於指控,趙某表示認罪,承認入職後9天的時間裡,使用管理員賬戶分4次共竊取了客戶信息10萬條,其中包括2萬餘條詳細客戶信息。
庭審中,研究院負責人稱,趙某竊取出售客戶資料的行為,給他們造成了大約40萬元的損失。『這只是經濟損失,假冒產品影響了信譽是無法估量的。』
在開庭前,趙某與研究院達成了和解,趙某一次性賠償研究院兩萬元,研究院也表示了對趙某的諒解。記者了解到,這兩萬元是趙某的父母四處借錢湊出來的。庭審結束後,趙某見到了父母。趙某父親囑咐兒子,確實是犯罪了,要知錯就改,好好改造。
該案未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