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爺孫情——
爺孫故事感動網友
在爺爺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劉樂把爺爺相贈的筆記本塞進了行李箱,給了爺爺一個大大的擁抱。他把爺爺的寄語拍成照片,存進了自己的QQ空間,並在心裡埋下計劃,『雖然人不在爺爺身邊,但一定要常跟爺爺聯系,我要每天跟爺爺在微信裡視頻見面,讓他放心。』
空間裡的照片很快被同學發現,並被發布到微博上。爺孫倆的『故事』很快在網上傳開,爺爺的筆記本感動了眾多網友:『想起外公了,走了5年了』『如果爺爺還在的話,我應該也可以收到這樣的禮物』、『讀了兩句就哭了,好想回家』……
劉光永並不知道他給孫兒的禮物在網上引起了如此大的關注。在他眼裡,孫兒向來都照顧不好自己。『從小就愛生病,現在一個人在成都,生病了咋辦呢?所以,我就把以前常用的藥方寫在本子上,感冒的、拉肚子的、流鼻血的都有,都是我在書上看到整理下來的。』劉光永生怕體弱的孫兒照顧不好自己。
從小,劉樂的衣服都是劉光永在買,每年都會有幾套,對於孫兒的尺碼再熟悉不過,考慮到如今孫兒要獨立生活,劉光永還貼心地寫下了衣服和鞋子的尺碼。『上衣是XL或者175的,褲子要32或者33碼的,鞋子要40碼的,他們年輕人現在都喜歡網購,曉得尺碼也好買一些。』劉光永說,『(孫兒)從來沒有獨自生活過,還是很擔心的。』
在爺爺眼裡,孫兒似乎永遠都是個孩子。
爺爺寄語劉樂
幾多囑托幾多期待
還記否,
陪伴你童年歲月的情景,
仰望太空,
教你識別月亮、星星。
扶你駕學步車在沙溪街穿行,
領你上幼兒園,
伴讀b、p、m、h的讀音。
每天接送你進學校,
為你張傘避雨遮陰。
查看家庭作業,
苦心勸教你學習認真,
幾次醫院做手術,
你爸爸是怎樣呵護勞神。
一轉瞬,
十多年的初等學業你已完成,
考上大學是成功,
但別忘了過去的挫折和教訓。
如今,爺爺奶奶老了,
爸爸媽媽的白發也在不斷添增,
時代的號角,
親人的重托鞭策你踏上新的征程。
要踐行謙虛、謹慎、守法、誠信、感恩
凡事多動腦筋,
想(相)信你一定能砥礪奮進,
學有所成。
牢牢記住一句話:
讓家人放心!(記者杜玉全攝影記者劉海韻)
大家寫爺爺
在莫言筆下,爺爺是大風裡像青銅雕塑一樣的男人……
爺孫情是人世間的一種普遍情感,這種情感基於血緣,雖然隔代卻不減濃烈。文學大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曾寫下關於爺爺的小說《大風》,攬卷一讀,我們或許可以從中捕捉到更多爺孫間的情感密碼……
大風
-莫言
學校裡放了暑假,我匆匆忙忙地收拾收拾,便乘上火車,趕回故鄉去。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沈重。前些天家裡來信說,我八十六歲的爺爺去世了。
爺爺是個乾瘦的小老頭兒,膚色黝黑,眼白是灰色,人極慈祥,對我很疼愛。我很小時,父親就病故了,本來已經『交權』的爺爺,重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率領著母親和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爺爺是村裡數一數二的莊稼人,推車打擔、使鋤耍鐮都是好手。
我家後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膠河、沿著高高的河堤向東北方向走七裡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圓數千畝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爺爺都去那兒割草,爺爺的鐮刀磨得快,割草技術高,割下來的草乾淨,不拖泥帶水。
最早跟爺爺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剛過了七歲生日不久的一天。田野裡很寂靜,爺爺漫不經心地哼起歌子來:一匹馬踏破了鐵甲連環一杆槍殺敗了天下好漢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錢難住了蓋世的英雄……
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聽著歌聲,我感到陡然間長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這條灰白的鑲著野草的河堤上。
爺爺帶著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牲口也愛吃。爺爺提著一把大鐮刀,我捉著一柄小鐮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來。『看我怎麼割。』爺爺示范給我看。他割草的姿勢很美,動作富有節奏。我試著割了幾下,很累,厭煩了,扔下鐮刀,追鳥捉螞蚱去了。
不知何時,天上布滿了大塊的黑雲。我幫著爺爺把草裝上車,小車像座小山包一樣。大堤彎彎曲曲,剛走出裡把路,黑雲就把太陽完全遮住了
在我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頂天立地的圓柱,圓柱飛速旋轉著,向我們逼過來,緊接著傳來沈悶如雷鳴的呼嚕聲。
『爺爺,那是什麼』
『風。』爺爺淡淡地說,『使勁拉車吧,孩子。』說著,他彎下了腰。
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風把車上半乾不濕的茅草揪出來,揚起來,小車在哆嗦。
刮過去的是大風。風過後,天地間靜了一小會兒。夕陽不動聲色地露出來,河裡通紅通紅,像流動著冷冷的鐵水。莊稼慢慢地直起腰。爺爺像一尊青銅塑像一樣保持著用力的姿勢。
我高呼著:『爺爺,風過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車子,費勁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著不能伸直了。(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