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杜建鋒:追求學歷的考研無可厚非
2017-03-07 08:58:24 來源:荊楚網  作者:杜建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前不久,2017年考研初試成績陸續公布,此次報考人數首次破200萬。陳瑞就是這200多萬分之一,在她看來,考研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到處都是本科畢業的學生,本科學歷不值錢了,必須得繼續深造。』 (3月6日《中國青年報》)

  類似的例子不在少數,通過提高學歷來提高就業競爭力是很多考生的無奈和現實的選擇。調查顯示,23.29%的受訪者在求職或實習面試時遇到過學歷歧視。在整個社會彌漫著的學歷情結的當下,同等條件下,高學歷優先是用人單位的共識。不唯如此,人們對學歷的追捧多少已顯『病態』,月嫂要研究生學歷的,清潔工要博士學歷的,就連小學招生時都要求家長的學歷是本科以上的……學歷幾乎等同於能力,低學歷意味著就業機會的降低,因此,考研的因素中總是閃爍著追求學歷的因子。

  或許,在一些人眼中,被學歷裹挾的考研多少有點不夠理性,把高學歷當作求職的敲門磚,顯得過於功利。然而,在筆者看來,這恰恰是理性的表現。雖說學歷不能等同於能力,然而求職路上如果沒有學歷,在有限的條件下,如何證明能力出眾?選擇學歷高的是用人單位相對穩妥的做法,畢竟做事要講究效率,證明能力的出眾是需要時間的,需要條件的。另一方面,學歷在某種意義上至少證明了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求職者付出了努力,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因此,不管用人單位還是求職者追求高學歷都沒有錯。從這個角度說,為尋求高學歷而考研無可厚非。

  何況動機並不等同於結果,功利性的動機並不意味著的結果不好。被『膨脹學歷』催生的考研族在漫長的學習之中,當初的動機完全可能發生變化,我們不能據此指責為追求高學歷的行為不高尚,畢竟,考研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人因為追求好工作而考研,有人因為做學問而考研,有人會因為感情而考研……動機沒有高尚與低下之分,追求理想固然令人欽佩,現實的利益考慮未嘗就不值得稱道。

  某種意義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是人們追求高學歷的推手。預計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50%以上,中國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換句話說,被『膨脹學歷』將尋常可見,沒有高學歷,只有更高學歷。在人們學歷普遍較高的情況下,所謂高學歷只具有相對意義,社會的發展進步需要更多高素質的人,而學歷的提高無疑是標志之一。

  『本科學歷不值錢了,必須得繼續深造』看似具有極強的短期功利色彩,然而這種現象的背後何嘗不意味著的社會的進步,唯學歷論自是不可取,但追求學歷的考研卻也無可厚非。

  稿源:荊楚網

  作者:杜建鋒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