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時間怎麼算?
自簽收日起算時效順延雙方風險均增加
今年春節前夕,記者曾對京東、亞馬遜、天貓等多家電商平臺進行隨機調查發現,鑒於春節假期快遞和客服人員都放假,有的商鋪順延了七日無理由退貨時效,而部分商家則並未因此延長退貨時效。
『七日』到底如何計算?節假日能否順延呢?『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來看,「七日」既不是自然日也不是工作日,自消費者確認簽收貨品之日起算,以實際退貨寄出行為為准。』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消費者與商家有特殊約定,仍可按照約定執行。
楊亞瓊說,商品簽收一般以消費者的物流簽單時間為准。遇到特殊節假日,物流或者售後服務都受到影響,適當延長無理由退換貨時效是值得推廣的,但需要買賣雙方提前確認。
有專家認為將『七日』解讀為工作日可能更為合適。但楊亞瓊提醒,此舉導致實際處理退貨糾紛的時長被延長,對於買賣雙方都有風險。消費者做出退貨選擇的時間變寬松,糾紛處理或者說回款時間同樣延後;退貨時效拉長,商家的退貨率也可能提高。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