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一些社交電商異變背後:零售好機會還是傳銷新外衣
2017-08-29 10:19: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專家:『拉人入伙』『三級分銷』涉嫌傳銷

  如今,朱峰和趙星他們做的事正被人質疑為傳銷。

  『今天早上還有人舉報脈寶雲店的事情。』當記者就脈寶雲店的經營模式向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諮詢時,他回應說。他認為,這種變著花樣收取入門費,發展下線的形式是借助互聯網昇級換代的傳銷新形式。

  不過趙星等人並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業違規。雖然前段時間雲集微店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罰款,但在趙星看來,雲集微店之所以被封,是因為它沒有直銷牌照。

  『我們是合法的直銷,因為我們有直銷的牌照,而且我們的牌照是中國2006年第一批頒發的直銷牌照。』話剛說完,朱峰給記者發來了一張電子版的『直銷經營許可證』,該電子照片上標注的企業名稱是『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據了解,南京中脈的確是首批獲得商務部頒發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於2009年正式啟動直銷事業。不過,脈寶雲店官網上也並未顯示脈寶雲店是南京中脈旗下的分支機構。

  《直銷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明文規定,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不得發布宣傳直銷員銷售報酬的廣告,不得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

  『擁有直銷牌照的企業,也要具體剖析其模式是否超出直銷的范疇。』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律師指出,不同於傳統傳銷采取拘禁等人身限制手段,部分社交電商通過互聯網渠道發展傳銷,往往通過商業利益吸引和說服等形式『捆綁』下線。

  趙佔領告訴記者,社交電商是否涉嫌傳銷存在幾個判斷標准:是否需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是否分層級,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是否根據下線獲利,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人員數量或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返傭』。

  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秘書長、創奇社交電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於立娟接觸過許多社交電商、直銷企業。根據她的了解,業內確實存在一些相對於直銷企業總部非常獨立的經銷商,由於缺乏法律法規的認知,監管和約束不嚴,這些經銷商可能有違法行為,如果不加以管理,其造成的後果比較嚴重。

  即使被罰,依然有人很著迷

  相比傳統傳銷,社交電商的傳銷模式更具有迷惑性和隱蔽性。李旭說,部分社交電商借助互聯網渠道發展傳銷,實現跨地域性的傳播,涉及人群更廣泛,圈錢的金額更高,同時存在隱蔽性高、查處取證困難等問題。

  這些概括性的特征似乎有些抽象,但一些實際的案例給部分涉嫌傳銷的社交電商的危害寫下了注腳。

  最近,看到雲集微店被處罰的新聞後,王麗和父親一直在發愁,到底怎麼纔能把媽媽從雲集微店的事業中勸出來。『我和我爸一直勸,但是我媽就覺得我們不支持她事業,反而說我們思想不夠先進。』王麗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一年前,在同事的邀請下,王麗的媽媽繳納了365元的會員費,正式成為雲集微店的一名店主。『在上面買的東西很劃算又都是好東西,還比超市的便宜。』回家後,她興奮地和家人分享著『賺錢的商機』。

  起初,王麗以為母親只是三分鍾熱度,很快就會放棄。沒想到媽媽隨後加入了各種微信培訓群,每天定點守在群裡聽『老師』發語音。出於好奇,王麗旁聽了2次微信語音課,『感覺就是講空話、『喂雞湯』,一直都在介紹它們(雲集微店)是先進的。』

  『導師還鼓勵我媽發展業績,我媽就打電話讓她的朋友注冊。』王麗描述了母親發展業績的線路:先是『跟不要錢一樣』買了幾箱護手霜,然後誰來掃碼注冊會員就送誰一瓶。甚至附近一家按摩店裡的師傅也在她的催促和勸說下,注冊成了雲集微店的會員。

  面對雲集微店涉嫌傳銷的言論,王麗媽媽的回答十分淡定:『不就罰點錢嘛!』但在王麗看來,雲集微店的商品質量還有待檢驗,她並不看好媽媽的這份生意。『在雲集微店買的很多外國的東西,我都不敢信。有次買的俄羅斯蛋糕,用料還不及小蛋糕店的東西。』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