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權妄為,集團多人被查仍一意孤行找門路、托關系,企圖為自己的『小圈子』開脫
王儉在生活上追求奢靡享樂,在工作上則獨斷專行,以『家長』自居,甚至越權越位。他坦言道:『組織任命我為副書記,在集團黨委領導下分管行政工作,但在我的「把控」下,卻成了董事長直接領導黨委工作,凌駕於組織之上。』
『你去處理一下,把「火」滅一滅。』2010年,神華寧煤集團下屬某煤礦的主要領導因違法犯罪被檢察機關偵查,時任集團董事長的王儉不僅沒有積極配合偵查工作,反授意下屬找門路、托關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013年,該集團又有多名礦長因受賄被查,並受到法律制裁。事後,有一位檢察機關的領導告誡王儉,『若你們能正確對待,早些剎住歪風邪氣,也不至於出現這種情況。』但王儉不以為然,『社會風氣就這樣,這些不過是偶然事件。』有人建議他在集團內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鑒,但驕傲自負的王儉對此嗤之以鼻,他深信只要人脈廣,做事謹慎一點就沒有問題。『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也在違紀違法,膽子更大,所以對他們的犯罪行為根本沒有在意,整個集團風氣日漸敗壞,最終覆水難收。』王儉說。
2014年,中央巡視組對神華寧煤集團進行巡視,該集團多名中層乾部因涉嫌受賄被查,鋃鐺入獄。集團乾部接二連三落馬,王儉卻仍未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更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子在自己,仍一意孤行,企圖用自己的『人脈關系』解決問題,為自己的『小圈子』開脫,嚴重破壞了企業的政治生態。
而在對待自治區和上級神華集團公司的監督管理上,王儉則兩面討巧,逃避監管,『寧煤雖然有自治區和神華管,但管理是比較松懈的,我對自治區匯報工作的時候,就講當前項目的進展,工作取得的成績;在神華匯報工作時,就會說自治區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並強調區裡對我們管理很嚴格。實際上兩邊都不怎麼會管我,被我鑽了空子。』
『王儉案是我區國有企業腐敗案中的典型,監督有形無實,權力制約乏力是這一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不斷蔓延的主要原因。』辦案人員說,『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運行,纔能抓住抵制腐敗的關鍵與要害。』
綜觀王儉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幾乎沒有繞開過『權』字:權大了,能監督自己的人少了,開始妄自尊大;權大了,圍在身邊的有錢人多了,搞起了權錢交易;權大了,腰包鼓了,開始了聲色犬馬,直至以權壓人,專權弄權,破壞單位政治生態。以案為鑒,落實對國有企業的有效監督,要紮牢不能腐的制度籠子,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為權力運行糾偏正向。該案亦警示黨員領導乾部要築牢思想防線,堅持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守住廉潔底線,莫重蹈王儉的覆轍。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