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領』也有新問題
新業態帶給年輕工人更多選擇,但也給這些以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等為代表的城市『新藍領』帶來不少新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就帶來一份《關於建議應重視對網約工這一新的勞動群體權益保障的提案》。
『新藍領』服務著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城市生活中卻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面臨著租住不穩定、城市融入難等問題。李大進通過查閱司法判決發現,外賣系統裡不僅有算法,還藏匿著許多法人公司,由此形成的合同關系正把網約工的權益死死捆住,讓不少人成為無勞動合同、無社會保險、無勞動保障的『三無』群體。
這也是靈活就業者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傳統行業中走出來的B站UP主『爾東和小明』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新型職業的風險和收益成正比,『UP主看起來門檻低、賺錢多,但正因如此,競爭非常激烈,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內容長青,不容易脫穎而出且隨時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另一方面,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纔,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纔輩出。
『若只是跑腿送外賣,到一定年齡可能就力不從心了,但如果在制造業的話,你的技術本領越磨越硬,發展前途更廣闊一些,可以成為大國工匠、國家棟梁。』吳端華認為,目前這種『新藍領』就業具有不可持續性。比如無人配送技術推廣後,現有騎手何去何從?又如何滿足未來新藍領的技能要求?
周廣肅也表示,技能提昇纔是長久保障,能否在工作中不斷獲得知識的積累與成長極其重要,建議年輕人關注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目標之間的關系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