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困局何解
先進的制造業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支橕,需要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投身其中,且藍領群體的就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另一頭連著社會穩定。因此,產業工人『空心化』問題是我國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必須解決的難題。
『提昇工廠吸引力是關鍵。制造業不要老抱怨年輕人不願進廠,要多想想怎麼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曾湘泉建議,從權益保障、體制機制、職業教育、就業效率等多環節入手,保障制造業轉型昇級,讓更多年輕人擁抱實體經濟。
他提議,各地政府實施加速折舊等對制造業企業優惠的稅費制度,推動數字化轉型昇級,同時努力改善基層勞動者的工作生活環境,包括增加文化體育娛樂設施等;研究制定實施制造業企業連續工資補貼,落實工人權益保障,支持和規范中介服務等有利於制造業長期發展的各種政策和措施等。
作為藍領工人代表,吳端華提出兩點建議:一是人社部門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扶持創新性招聘模式發展,比如短視頻平臺『直播帶崗』,實現藍領群體就業與工廠招工的高效率匹配;二是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平臺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從產業昇級、藍領就業、商品交易等多方面與實體經濟融合,實現合規健康發展。
天風證券研究所一份報道顯示,2020年我國藍領在線招聘市場規模為228億元,並將在未來5年裡以每年超40%的增速,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285億元。去年12月,新能源領軍企業寧德時代聯合人力資源主播在一家短視頻平臺上發起的『直播帶崗』專場,累積觀看人次超過25萬,超過1000人報名應聘。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趙忠認為,像這樣通過提交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接受平臺管理和受眾的實時監督,短視頻平臺的『直播帶崗』拓展了市場的規模、廣度和深度,降低信息匹配成本,增加了整體的社會福利。
【90後為何越來越願意接受靈活就業 你會選擇靈活就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