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3月20日,世界睡眠日前夕,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義診活動。中新網記者張尼攝
失眠究竟有多恐怖?
2015年,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給出了睡眠指導建議——新生兒每天睡14至17小時,3至5歲兒童睡10至13小時,6至13歲學齡兒童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睡8至10小時,成年人睡7至9小時,65歲以上老人睡7至8小時。
以上述標准來衡量,包括李馳在內的很多人睡眠不達標。
《2017年中國網民失眠地圖》調查顯示,調研參與者中有31.84%的網民表示會有短時間出現白天昏昏沈沈沒精神,晚上卻又精神睡不著。
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玉平看來,這屬於偶發性失眠的表現,而偶發性失眠屬於急性失眠,會導致次日注意力下降、容易激動、疲勞乏力等癥狀,有可能增加交通意外,工傷等情況的發生。
此外,如果急性、偶發性失眠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亞急性或慢性失眠進而出現軀體疾病。
『失眠最主要影響白天功能,出現乏力、困倦等,而長期慢性失眠會引起心腦血管合並癥,造成冠心病發病率高、高血壓等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董霄松對中新網記者解釋說。
責任編輯:羅琳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